2023
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20
分。
1
.
如图反映的农业生产技术最早出现于( )
A.
殷商时期
B.
西周时期
C.
春秋后期
D.
战国晚期
2
.
他的思想包含了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等。“他”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主父偃
D.
董仲舒
3
.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下列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度
4
.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该作品的作者是( )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马致远
D.
关汉卿
5
.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清政府曾在该地区( )
A.
设置宣政院
B.
册封达赖
C.
设置伊犁将军
D.
册封班禅
6
.
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将大量鸦片走私到中国,不仅毒害了中国人的肉体和心灵,也使得清朝的吏治腐败不堪。为此,清政府( )
A.
颁布“禁海令”
B.
发动虎门销烟
C.
开展洋务运动
D.
倡导“实业救国”
7
.
“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李鸿章的观点体现了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 )
A.
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B.
实现了民族独立目标
C.
导致了民族工业萎缩
D.
根除了列强侵略势力
8
.
1913
年
3
月
20
日,宋教仁由上海前往北京策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该案发生后,革命党人发动了( )
A.
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
C.
二次革命
D.
南昌起义
9
.
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如图中“
▲
”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10
.
从鸦片战争时期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我死国生,从容去,国殇民恸”。这些诗句共同体现了( )
A.
自强求富思想
B.
民主共和思想
C.
民主科学思想
D.
爱国主义思想
11
.
陈毅在
1948
年的某次会议上指出:“去年我们这一反攻,带决定性的胜利就是把蒋介石的战略方针破坏了,把战争的包袱放到‘蒋委员长
'
头上。”材料中的“反攻”指的是( )
A.
跃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2
.
如图漫画寓意近代中国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这种现象基本改变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3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位于( )
A.
南京
B.
沈阳
C.
武汉
D.
长春
14
.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笔记中出现了“深圳”“南通”“长三角”“重庆”等关键词。他可能在研究真题模拟分类(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5
.
香港、澳门回归后,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中央政府还宣布了多项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这得益于(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一国两制”的构想
C.
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D.
“九二共识”的达成
16
.
“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种社会和政治体系以及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它是阿拉伯文明独特的印记。”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17
.
当时许多意大利人深信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生活的目的是发展自己本身的潜能。该观念体现了( )
A.
种姓制度的特点
B.
西欧庄园的性质
C.
大化改新的内涵
D.
文艺复兴的核心
18
.
观察表格,下列主题最适合“
▲
”处的是( )
▲
1689
年《权利法案》
1787
年美国宪法
1789
年《人权宣言》
A.
启蒙运动影响美洲地区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拿破仑法典》的影响
D.
无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进程
19
.
“即使在最艰苦的
1942
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致胜的利剑。”这一现象得益于( )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苏联模式的推行
D.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0
.
某国际组织致力于规范多种贸易行为,从而将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该组织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联合国
C.
欧盟
D.
北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
21
.
下列图片承载了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解读图片,回答问题。
(1)
图
1
包含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在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
(2)
写出图
2
对应的纸币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最早出现的地区。据图
3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
图
4
与清朝哪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