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试卷 历史试卷

2023年浙江宁波市中考历史试卷.docx

浙江省 2023年 DOCX   9页   下载0   浏览34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3年浙江宁波市中考历史试卷.docx 第1页
2023年浙江宁波市中考历史试卷.docx 第2页
剩余8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3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12 分。 1 .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古代中国——甲骨文和青铜器 ②古代印度——阿拉伯数字 ③古代巴比伦王国——狮身人面像 ④古代埃及——《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下列措施能体现这个“印记”的有(  ) ①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②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③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 思维导图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如图思维导图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早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社会制度变革与政权更迭 C. 中外多元文明的碰撞 D. 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 4 . 当中国有了玉米(原产地美洲),北美有了小麦(原产地西亚),意大利有了番茄(原产地南美洲)……人们的饮食习惯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改变。下列历史人物与上述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 A. 迪亚士 B. 华盛顿 C. 哥伦布 D. 拿破仑 5 . “在这件事上,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 ! ”这是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对自己的评价。周恩来则称张学良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因为“这件事”的和平解决促成了(  ) A.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 局部抗战正式转为全民族抗战 C.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6 .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再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下列浮雕描述的历史事件,按其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7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同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下列史实能佐证此观点的有(  ) ①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②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③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④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 货币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如图中国货币演进历程图可知(  ) ①科技不断进步 ②经济日益发展 ③生活更加便利 ④文艺日趋繁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 分。 9 . 明朝中期,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英勇作战,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判断 ______ 理由 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0 . 某校开展“在宁波遇见宋韵”主题研学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寻•宋时明州】 【探•宋韵“甬”存】 【助•宋韵流芳】 宁波深入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推出“海派宋韵”等文旅推广品牌,借助数字化技术全景呈现宋时宁波山水胜景和禅韵、瓷韵、茶韵、帆韵等文化。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展示,实现宋韵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我观察,寻找“海派”渊源 (1) 根据图 1 ,指出宁波打造“海派宋韵”文旅品牌的历史因素。 •我探索,解密“宋韵”线索 (2) 依据图 2 ,模仿下面示例解密研学路上的两个“宋韵”线索。 【示例】我发现:万斛神舟是千年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船。 我认为:宋代是一个造船业发达的时代。 •我建议,擦亮文化“名片” (3) 为助力宁波宋韵文化推广,请你设计一个文化体验活动。 11 . 握手是一种礼仪,国与国之间的“握手”有着丰富的外交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清政府的哪一外交政策导致中英“失之交臂”,该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 你如何理解中美的“世纪之握”让“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何能促成沙特和伊朗两国“握手言和”。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 世纪末以来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特点。 12 . 某校 901 班同学围绕“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问题进行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梳理史实,了解现代化进程 第一组同学梳理史实后,绘制了如图世界现代化进程示意图(部分)。 (1) 请写出示意图中①②两处的标志性事件。 【任务二】研读资料,提炼现代化内涵 第二组同学通过收集资料,阅读整理,提炼了以下两个式子。 等式:现代化 = 经济工业化 + 政治民主化 + …… 不等式:现代化 ≠ 西方化 (2) 结合示意图,根据“等式”提示说明英国是现代化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3) 同学们结合“不等式”提出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的观点。请运用示意图中近代中国在政治制度上探索现代化的一个史实加以说明。 【任务三】聚焦观点,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两组同学聚焦如何推进“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探究。 (4) 综合上述学习探究和所学知识,说说推进“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应有的坚持。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A 【解析】 甲骨文和青铜器是我国商周时期的文明成果,古代印度人发明了 0 到
2023年浙江宁波市中考历史试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