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辽宁省名校
中考
化学评估检测
卷
(考试时间:
5
0
分钟
试卷满分:
5
0
分)
注意事项:
1
.本
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16 Si-2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人体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这里的“锌”指的是
A. 元素
B. 原子
C. 离子
D. 分子
2. 成人每天正常需摄入25~30 g油脂。下列食物富含油脂的是
A. 米饭
B. 蔬菜
C. 红烧肉
D. 水果
3. 合理施用肥料是粮食增产的保障。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KNO
3
B. CO(NH
2
)
2
C. K
2
CO
3
D. Ca
3
(PO
4
)
2
4.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g
D.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5.水蒸发为水蒸气后所占体积变大,这一事实说明( )
A.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的质量增加
6.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家用消毒酒精远离火源存放
B. 楼房起火时乘坐电梯逃生
C. 家中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漏气源
D. 室内起火,立即开窗通风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熄灭酒精灯
D.
量取水的体积
8.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关于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B.2C表示2个碳元素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和SiO
2
的质量比为2:1
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B.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
C.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D.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
10.
某小组
用图1的装置探究 CO₂的化学性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等体积的水、澄清石灰水和
氢氧化钠
溶液注入集满CO
2
的锥形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15s,压强迅速上升是因为向锥形瓶中注入了液体
B. 100s时,实验c中锥形瓶内的CO
2
已经被完全吸收
C. 实验a中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
D. 对比三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
2
的效果最好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
11.(6分)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 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热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
性实现
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
烯
“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
纳米孔二维
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
烯
海水淡化
膜工作
原理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__________。
(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石墨
烯
海水淡化
膜允许
______通过。
(4)石墨烯、金刚石和 C
60
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都由碳元素组成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物理性质相似
(5)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_______。
12. (7分)
某小组
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基础实验: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②甲同学选用装置A制备O
2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欲收集一瓶干燥的O
2
,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序号)。
③乙同学选用装置B制备CO
2
,反应时液面应不低于______(填“m”或“n”)位置。实验室制备C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跨学科实践:
用下图的自制“制氧机”制备O
2
。
【资料】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
】
Na
2
CO
3
和H
2
O
2
;Na
2
CO
3
易溶于水。
【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
【现象】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
右瓶水中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评价】①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可通过______、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
②右瓶中
2024年辽宁名校中考化学评估检测卷(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