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历史试卷

2024年广东中考历史模拟卷(含参考解析)

2024年 广东省 DOCX   26页   下载0   浏览11531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4年广东中考历史模拟卷(含参考解析) 第1页
剩余2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4 年 广东省 中考 历史 模拟卷 (考试时间: 8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 卷 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 “ 问天 ” 之名取自于先秦爱国诗人屈原的长诗《楚辞 · 天问》; 2023 年杭州亚运会,良渚元素 “ 无处不在 ” ,除火种采集仪式选在良渚古城遗址外,杭州亚运会、亚残会的火炬、吉祥物及部分场馆的设计灵感也都来自良渚文化。这彰显了我国的(     ) A .经济的发展繁荣 B .政治制度优越 C .思想理论的丰富 D .文化底蕴深厚 2 . “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 材料内容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西周实行分封制,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3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中国汉字的创制 B .文学艺术的发展 C .贸易文化的交流 D .书写材料的变化 4 . “ 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 ” 。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 “ 动机 ” 是(     ) A .树立皇帝的专制权威 B .发展思想文化 C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D .消灭异端学说 5 .汉代的铜鱼形扁壶,其形象模仿自北方少数民族的皮囊壶,而铸造工艺来源于中原。这说明了当时(     ) A .铸造工艺高超 B .审美水平提高 C .民族交融加强 D .中外交流频繁 6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祖冲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 3.1415926 与 3.1415927 之间。这体现了(     ) A .数学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B .中国古代科技吸收外来成就 C .数学成就达到最高地位 D .数学理论在社会上广为传播 7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其实质是(     ) A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8 .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北宋范仲淹的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南宋文天祥的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明末清初顾炎武的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 A .具有家国情怀 B .主张和而不同 C .崇尚天人合一 D .重视以人为本 9 . “ 九锡 ” 即 “ 九赐 ” ,是古代帝王赐给有功或有权势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 “ 九锡 ” 之礼在明以后慢慢退出国家政治生活。这说明(     ) A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世家大族逐渐衰落 D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10 . “ 须弥福寿之庙 ” 是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翼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面仿照班禅居所扎什布寺形制兴建的,寓意 “ 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 ” 。此庙的修建见证了(     ) A .清朝东北边疆的稳定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D .清朝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11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 A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 .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12 . “ 当中日战争急迫之际,翁同龢衔西太后之命诣李鸿章问策时,李鸿章说: ‘ 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 武器装备的差距是一种现象,拨开这种现象,可以看到两国不同的社会政治之间的差距。 ” 史料揭示了(     ) A .中国武器装备落后是战败的根本原因 B .中日制度差距导致了战争的不同结果 C .中国清朝的高层统治者全部没有主见 D .日本在武器装备上投入并不比中国多 13 .民国成立之初,许多爱国者苦闷到了极点,共和制度虽然建立起来了,局势却更加恶化。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出现的竟是北洋军阀的野蛮统治。旧的路走不通,需要寻求新的出路。这里 “ 新的出路 ” 是(     ) A .富国强兵 B .变法维新 C .思想启蒙 D .实业救国 14 .《新青年》初创时,不但支持者少,就连反对的声音也很少听到,事实上只是到五四运动以后才民气大开,新文化才有了沛然莫能御之势。这说明五四运动(     ) A .具有鲜明的反帝爱国性质 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5 . “ 山
2024年广东中考历史模拟卷(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