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1
课
岳阳楼记
目标导航
学习
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
霏
、
浩浩汤汤
”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
2.
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
朗读、背诵全文,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
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
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
骈
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知识精讲
1.
作者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
(989
—
1052)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
26
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
谏
,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谥号“文正”,
世
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
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
罢去参知
政事一职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
嫉
,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
规箴
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
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
知识链接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
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基础知识】
(
1
)读准字音
谪
(
z
第11课 岳阳楼记(解析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