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大练习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6
页,两大部分,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2.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开卷考试。考生应独立答题,禁止传阅资料。
第
Ⅰ
卷
(
选择题
,
共
20
分
)
1.
下列三幅图片的内容共同反映了
( )
A.
世界文明,多姿多彩
B.
沿海之滨,文明发祥
C.
大河流域,文明摇篮
D.
东西文明,交流互鉴
2.
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
A.
疆域辽阔
B.
贸易发达
C.
人口密集
D.
港口众多
3.
观察下图可知,这些城市的相似之处是
( )
A.
经济发达
B.
文化繁荣
C.
社会稳定
D.
交通便利
4.
在《拿破仑时代》中有这样一段话:
“
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
最能体现拿破仑
“
顺应欧洲文明潮流
”
的措施是
( )
A.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B.
颁布《拿破仑法典》
C.
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D.
重视改善财政
5.
小
明同学
对戏剧颇有兴趣,他绘制了如下时间轴,可知其研究对象可能是
( )
A.
莎士比亚
B.
彼特拉克
C.
拉斐尔
D.
但丁
第十二章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早期工人运动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
空想社会主义
2.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
第三节
第一国际
第十二章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早期工人运动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
空想社会主义
2.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
第三节
第一国际
6.
下图是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图中省略号部分最有可能是
( )
A.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
B.
法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C.
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
D.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7.
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正确的是
( )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巴黎和会的召开
——
确立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统治秩序
C.
《九国公约》签署
——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
“
门户开放
”
D.
国际联盟的成立
——
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
8.
下列示意图是欧美近代以来的部分历史事件。根据示意图信息设计主题,最恰当的是
( )
A.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
B.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C.
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D.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国际格局变动
9.
某兴趣
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概括准确的是
( )
改革
历史信息
彼得一世改革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亚历山大二
世
改革
1861
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A.
都属于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B.
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
农奴制成为两次改革的焦点
D.
都改变了俄国的生活方式
10.
这一理论将有机生命从宗教制度中解放出来,地质学、植物学和动物学能够作为自然现象进行科学研究,不再是所谓的超自然现象。该
“
理论
”
的首倡者是
(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托尔斯泰
D.
梵高
11.“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
”“
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
民族解放运动
”
三股潮流是
19
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三股潮流的主要因素是
( )
A.
新航路开辟
B.
殖民掠夺
C.
工业革命
D.
世界大战
12.
下侧示意图所示军事行动的直接依据是
( )
A.
华盛顿会议的决定
B.
《联合国家宣言》
C.
雅尔塔会议的决定
D.
《华沙条约》
13.“
战争转折点,就是由战略防守转为战略反攻的交界点
”
。下列战役符合这一历史解释的是
(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诺曼底登陆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攻克柏林
14. 1931
年夏,国际计划编制问题代表大会在阿姆斯特丹召开,苏联的计划工作经验被列为主要议题之一。苏联代表团带来的报告和资料在会上很快被散发一空。材料表明
( )
A.“
苏联模式
”
获得认可
B.
西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
C.
资本主义制度弊病初显
D.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备受关注
15.
下表是《
1937
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
2024年河南洛阳市伊川县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