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多校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
分。
1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各以差次名的田宅(差次:等级差别;名田宅:占有土地、房产),臣妾衣服以家次(以家次:按照各家爵位等级决定)。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确立县制
B.
严明法度
C.
鼓励耕织
D.
奖励军功
2
.
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
半坡彩陶
B.
大汶口黑陶
C.
司母戊鼎
D.
毛公鼎
3
.
从春秋至战国再到秦朝,棱角分明的反映了一种历史发展趋势,结合下列三幅地图指出这种趋势是( )
A.
统一国家不断巩固
B.
向大一统国家发展
C.
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D.
分封制度趋于完善
4
.
我国古代一些重大科技发明,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对宋元科技表述正确的是( )
A.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
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C.
元代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是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
D.
宋元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
5
.
如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这些反映了( )
记述
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
东晋孙绰《喻道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唐代高僧慧能《疑问品第三》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
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
佛教本土化世俗化倾向明显
B.
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特征
C.
佛教的政治化倾向不断增强
D.
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6
.
中唐后,中原经济区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而淮河以南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1
世纪
80
年代,江南经济区已经全面超过中原经济区,这样一种“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
人口大量南迁
B.
海外贸易拓展
C.
经济重心南移
D.
商品经济繁荣
7
.
宋朝时有这样一种观点:“(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这种观点反映了宋朝的哪一措施( )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B.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制弱相权
C.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8
.
明清时期,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意指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闭关锁国
D.
八股取士、文字狱
9
.
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
出现了农村集市
B.
坊市分置
C.
边境贸易繁荣
D.
工商业发展非常繁荣
10
.
在穆斯林统治的几个世纪里,各大城市经常就学院和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展开竞争,后伍麦叶的统治者经常派人去亚历山大、开罗、巴格达等图书市场收集并购买珍本。据说一次购书不下
40
万册。这一现象说明阿拉伯帝国( )
A.
全面继承欧洲文化
B.
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
C.
积极吸收域外文明
D.
加紧了对外扩张步伐
11
.
如图所示,你认为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可能谈到的话题有( )
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③训练新式军队,实现强兵
④是否保留君主,是否实行共和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2
.
下列口号、标语,按其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②“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13
.
“黄海风云突变……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材料中描述的事件是( )
A.
黄海海战
B.
辽东半岛之战
C.
威海卫战役
D.
平壤战役
14
.
1840
年,急于向海外扩张的欧洲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炮舰轰开中国的大门。“轰开大门”指的是( )
A.
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
中国彻底失去了香港岛
C.
其他国家的商人在中国贸易
D.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15
.
有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以下资料,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D.
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建设
16
.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17
.
建国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经历了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