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20
分。
1
.
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入选“
2022
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这可印证该遗址居民( )
A.
能够饲养家畜
B.
广泛使用石器
C.
过着定居生活
D.
从事农业生产
2
.
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
巩固了西周疆土
B.
确立了等级制度
C.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促进了民族交融
3
.
“中国的文化就陆地情况来看,它越过亚洲中部,打开了通往印度、西域的道路”。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
张骞
鉴真
B.
张骞
玄奘
C.
鉴真
郑和
D.
玄奘
郑和
4
.
隋唐时期,洛阳、江都、余杭等成为著名的经济城市(如图)。这主要得益于( )
A.
繁盛的内河航运
B.
便利的海运交通
C.
安定的社会环境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5
.
这部书全面总结了中国近
3000
多年来的农业科学成果,杂采众家,突出农政,还吸收了西方农业科学知识。该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6
.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两幅图片中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平民文化的兴起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人口数量的增长
D.
海外贸易的兴盛
7
.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在其成立后的近四十年中共翻译
151
种图书,其中军事科学
35
种、工艺制造
21
种、工程
4
种、船政
8
种、矿学
11
种、数理化
35
种等。这反映出其近代化的追求是( )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8
.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外资兴业的时代。此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共不过
2
、
3
亿美元,此后到
1902
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
15
亿美元。据此判断,当时( )
A.
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B.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C.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美国和日本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9
.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觉醒的标志。”在该运动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是(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爱国商人
D.
青年知识分子
10
.
会议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赋予这支新型人民军队强大的军魂,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三大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11
.
如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 )
时间
1938
年
1939
年
1940
年
1941
年
1942
年
1943
年
1944
年
1945
年
占比
58.8%
62%
58%
75%
63%
58%
64%
69%
A.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12
.
东北地区曾涌现出大量的革命歌曲,如《斗争蒋介石》《撵走美国狼》《民主联军战歌》《翻身五更》等。这些歌曲最有可能流行于( )
A.
1924
年
-1927
年
B.
1927
年
-1936
年
C.
1937
年
-1945
年
D.
1946
年
-1949
年
13
.
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史是一部从“小兔到大象”的历史。如图中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主要是由于( )
A.
改革开放成功拉开序幕
B.
中共十三大的成功召开
C.
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
.
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追溯其历史源头与逻辑起点,下列党的精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延安精神
铁人精神
特区精神
探月精神
B.
铁人精神
延安精神
探月精神
特区精神
C.
特区精神
延安精神
铁人精神
探月精神
D.
铁人精神
特区精神
延安精神
探月精神
15
.
它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辽阔的帝国(如图),还因保存和发展古典科技成果赢得了科学“义父”的美誉。它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16
.
这部法律设计的制衡机制,“首先是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其次是联邦政府内部立法、行政、司法……的分权制衡,第三……对立法权再度分割”。该法律是(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1787
年宪法
17
.
1932
年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出版了大量肯定苏联的书籍,如《苏联工人》《社会主义计划》《走向苏维埃美国》。这主要是基于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B.
农业集体化的成就
C.
工业化的高速推进
D.
社会主义模式形成
18
.
1944
年
6
月,
288
万美英盟军如潮水般涌入诺曼底,重返欧洲,宣告了二战的结局已无悬念。这一军事行动( )
A.
标志着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B.
使德军陷入了两个战场作战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