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河南省中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9
分。
邮戳是邮局在信件、包裹等上加盖的戳记。各地邮局常会结合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纪念邮截。如图为我国部分邮局的位置和营业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
.
图示邮局营业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形状
B.
地球大小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
2
.
最可能在②地邮局加盖的邮戳是( )
A.
B.
C.
D.
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成为人口问题。如图为南美洲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3
.
南美洲人口集中分布在( )
A.
北部
B.
内陆地区
C.
东南部
D.
河流沿岸
4
.
影响甲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矿产
C.
河流
D.
气候
5
.
乙区域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
②交通压力增大
③居住条件差
④国防兵源不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印度和新西兰是养牛业大国。印度的牛奶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奶制品出口量小,新西兰则是奶制品出口大国。如图为印度和新西兰简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6
.
两国均位于( )
A.
中纬度
B.
北半球
C.
板块交界处
D.
太平洋沿岸
7
.
印度奶制品出口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产量不稳定
B.
国内市场大
C.
自然灾害多
D.
交通条件差
8
.
与印度相比,新西兰发展养牛业的优势体现在( )
①气候温和湿润,牧草多汁
②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放牧
③养殖技术先进,管理规范
④国土面积较大,草场广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4
年,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投入使用,因其红色的碟形高架设计被称为“中国红灯笼”。
2019
年,泰山站二期雪下建筑顺利完工,雪下建筑采用集装箱模块组合形式,主体埋于深雪之下。如图为泰山站一期和二期建筑景观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9
.
泰山站二期雪下建筑的施工时间最可能( )
A.
12
、
1
、
2
月
B.
3
、
4
、
5
月
C.
6
、
7
、
8
月
D.
9
、
10
、
11
月
10
.
与一期建筑相比,二期雪下建筑( )
A.
保温性强
B.
外形美观
C.
易于采光
D.
视野开阔
如图为
2023
年我国部分城市的樱花最佳观赏期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1
.
图示区域赏樱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A.
人类活动
B.
海陆位置
C.
地势高低
D.
纬度位置
12
.
武汉樱花的花期通常持续两周以上。
2022
年,正值盛花期的樱花开放仅一周后几乎一夜落光,导致这种现象的天气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1952
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韭园沟开展了持续七十年的水土保持工作,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如图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黄河流域范围及韭园沟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3
.
1990
~
2021
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 )
A.
呈上升趋势
B.
呈下降趋势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14
.
下列组合与图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A.
墚峁顶——打坝淤地
B.
山坡——植树种草
C.
沟底——种植经济林
D.
山坡——草田轮作
“浙东唐诗之路”是以唐诗为主题、以唐代诗人的足迹为纽带形成的诗歌文化线路。
2022
年,杭台高铁开通,“浙东唐诗之路”与现代高铁相遇相融、相得益彰。如图为“浙东唐诗之路”和杭台高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5
.
“浙东唐诗之路”沿途可以领略到( )
A.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6
.
杭台高铁对推广“浙东唐诗之路”的积极作用有( )
①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
②促进区域的文旅交流
③保持原始的自然风貌
④传承优秀的唐诗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广东省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着力打造“粤海粮仓”。
2019
年
8
月,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台半潜式养殖平台“澎湖号”在广东投入使用,实现了恶劣海况下的安全生产。如图为广东省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7
.
广东省发展渔业的突出优势在于( )
A.
光热充足
B.
人口众多
C.
交通便利
D.
海域辽阔
18
.
在渔业生产中,“澎湖号”抵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
地震
B.
寒潮
C.
干旱
D.
台风
“鏖战独树镇”是长征著名战斗之一,其旧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南水北调也流经此地,一片丹心见证了一江“丹水”北上。如图为河南省境内长征行进方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9
.
独树镇战斗中,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胜利挺进伏牛山区。在这里,红军要战胜的是( )
A.
悬崖陡峭,攀爬不便
B.
河网纵横,行军缓慢
C.
山地夹峙,易受阻击
D.
雪山林立,湿滑难行
20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镇较多
B.
工程量小
C.
线路较短
D.
水质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21
.
西藏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助推“西藏好水”走向国内外市场。
2022
年用水出口额增长近
50%
。如图为西藏水资源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守一方净土,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