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备战
2024
年中考化学模拟卷
02
(
满分
70
分
,
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
)
注意事项:
1.
本
试卷分第
Ⅰ
卷
(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Ⅰ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第
Ⅰ
卷
选择题
(
共
20
分
)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
十四五
”
时期,我国
“
无废城市
”
建设持续稳步推进。
“
无废城市
”
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是以
“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的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下列措施与
“
无废
城市
”
建设无关的是
( )
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C.
建筑垃圾填埋、堆放
D.
工业固体废物二次综合利用
2.
过油肉
(
如图
)
是山西美食,下列制作过油肉
的食材中
富含蛋白质的是
( )
A.
淀粉
B.
猪里脊
C.
蒜苔
D.
食盐
3.
2023
年
6
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正式投用。二氧化碳的处理方法除海水封存外还有其他方式,下列
“
碳处理
”
技术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
加压存于沉积岩孔隙中
B.
海水吸收
C.
海洋植物吸收
D.
与玄武岩作用生成碳酸盐
4.
“
中水
”
又叫再生水,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水,经过微氧处理、生物膜处理和二氧化氯消毒处理等操作,可得
“
中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中水
”
只可用于城市景观绿化
B.“
中水
”
可用作饮用水
C.“
中水
”
不能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
D.AgNO
3
溶液能用于检验
“
中水
"
中的
Cl
5.
世界最高
5G
基站在中国,信号覆盖珠峰峰顶。
5G
通信芯片主要采用氮化
(
GaN
)
材料制成,其中镓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m
=3
B.
镓
原子在化学反应
中易得到电子
C.
镓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D.
氮化镓中镓、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69.72
:
14
6.
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创造了持久的记忆。烧制青花瓷
(
如图
)
的过程中,会发生反应:
2CoO+O
2
=
2X,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反应中原子发生破裂
B.X
的化学式是
Co
2
O
3
C.
反应前后
钴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7.
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下列化学产品或技术在可持续农业和环
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
杀虫剂的广泛使用
B.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
C.
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
D.
用草木灰改良碱性土壤
8.
在自制净水
器活动
中,同学们将蜂窝煤灰渣粉碎,用清水浸泡后清洗数次,经长时间晾晒后,用其代替活性炭制作了简易净水器
(
见右图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鹅卵石和河沙作用相似
B.
蜂窝煤灰
渣具有
吸附性,能杀菌消毒
C.
图中装置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D.
蓬松棉的主要材料是天然纤维
9.
【
新素材
·“
天宫课堂
”
中的演示实验】
2023
年
9
月
21
日,在
“
天宫课堂
”
第四课中,航天员演示的蜡烛燃烧实验中,由于梦天实验
舱处于
微重力环境下,蜡烛燃烧时火焰呈
现蓝色,形状近似球形,与在地表重力环境下大相径庭
(
如图所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舱内气体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
B.
石蜡是煤加工得到的产品
C.
氧气通过形成空气对流与蜡烛反应
D.
熄灭蜡烛
可用盖灭的
方法
10.
如图所示,图
1
是某同学在室温下自制白糖晶体的实验过程,图
2
是白糖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处烧杯中玻璃棒搅拌增大了白糖的溶解度
B.
乙处烧杯中所得白糖溶液的质量是
86g
C.
丙处烧杯中棉线上没有变化
D.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丙
>
乙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
共
50
分
)
三、工程、技术应用题
(
本大题共
5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6
分。
)
【化学与工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是民族的
“
根
”
与
“
魂
”
。《天工开物》记载了中国传统科技不同时期的辉煌成就。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
21
~
24
题的相关问题。
21.
“
丹青
”
章中记载
“
每升水银一斤得朱
(
HgS
)
十四两
,次朱三两五钱。出数藉硫质而生
”(
图
1)
。其描述的反应为
Hg+S
=
HgS
,
其中汞由
_______
构成,一斤汞
(
古代一斤是
16
两
)
能制取
十七两五
钱的硫化汞,比汞多出的一两五钱是
_______
的质量。
22.
【
新角度
·
安全措施】
“
燔石
”
章中记载南方竖井采煤时
(
图
2)
,用竹管排出瓦斯
(
以甲烷为主的气体
)
,目的是
_______
。
“
珠玉
”
章中记载井下采宝时,下井人用长绳
系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