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4
人民解放战争
专题突破卷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
,
每小题
2
分
,
共
50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柳亚子
先生曾赠毛泽东
诗云:
“
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
,
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
,
弥天大勇诚能格
,
遍地劳民战尚休。
”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为了
A
.国共合作与北伐
B
.国共停战与抗日
C
.商谈民主建国
D
.共同反帝与独立
2
.张治中将军在某次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
“
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
,
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
在
蒋
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
.国共达成《双十协定》
C
.国民革命取得阶段胜利
D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3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和核心领导成员
,
他曾参与发动了南昌起义
,
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参与重庆谈判
,
他是
A
.周恩来
B
.朱德
C
.彭德怀
D
.陈毅
4
.
“
万急
,
延安
,
毛泽东先生助鉴:倭寇投降
,
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
,
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
,
亟待解决
,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
,
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
,
幸勿
吝
驾
,
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
中正八月十四日。
”
这封电报发于中国哪一重大事件之前?
A
.北伐战争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渡江战役
5
.
1945
年
8
月
28
日
,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飞抵重庆。
8
月
29
日
,
《大公报》发表社评:
“
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
,
世界人听了高兴
,
无疑问的
,
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
”
这件
“
大事
”
A
.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B
.意味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C
.顺应了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
D
.标志着国共两党就建立联合政府达成共识
6
.下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历史事件与历史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
第一阶段
B
.中共七大召开
——
第二阶段
C
.重庆谈判
——
第三阶段
D
.平型关大捷
——
第四阶段
7
.
1945
年
,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
,
一方面同共产党在重庆进行谈判
,
一方面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上党地区)发动进攻。材料说明了
A
.内战全面爆发
B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C
.国共实现合作
D
.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8
.
1946
年全面内战爆发后
,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
“
自卫战争
”
的名义
,
半年后
,
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
“
人民解放战争
”
的名称代替此前所用的自卫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B
.竭力维护和平大局
C
.积极开展战略反攻
D
.取得军事优势地位
9
.大型百集史诗电视剧《毛泽东》真实、客观地展现了一段伟人的辉煌人生
,
下列关于毛泽东不同时期的图片
,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④①②③
D
.
①④③②
10
.毛泽东在
1946
年
11
月
18
日和
1947
年
4
月
9
日起草了两份应对国民党进攻的文件
,
在他看来
,
蒋介石对延安的进攻无损于战争大局
,
中共可以撤出延安
,
但不会放弃陕甘宁边区。毛泽东的这两个指示是为了应对
A
.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
B
.国民党军队发起的全面进攻
C
.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
D
.国民党军队发起的重点进攻
11
.当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孟良
崮
被围时
,
附近本可以前往增援的部队或观望不前
,
或移动缓慢
,
最终导致第七十四师被歼灭。据此可知
A
.华东野战军
作战快准狠
B
.共产党获胜是人心所向
C
.国民党的政策不得人心
D
.国民党军队
不
协同作战
12
.在孟良
崮
战役中
,
乡亲们共为部队
烙
煎饼
7
.
5
万公斤
,
洗军衣
8500
多件
,
做军鞋
500
多双
,
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从中我们可以探究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
A
.重要原因
B
.标志
C
.主要事件
D
.影响
13
.
“1947
年那个波澜壮阔的夏天。就在那个夏天
,
就是那次逆转
……
全国战局被根本改变。
”
此次
“
逆转
”
开始于
A
.第三次长沙会战
B
.辽沈战役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淮海战役
14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任务》记载
“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
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
,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
在外线大量歼敌
……”
。材料所述的战略任务是
A
.瓦解敌军
,
和平解放北平
B
.刘邓携手
,
挺进大别山
C
.强渡长江
,
推翻国民政府
D
.民众支前
,
淮海战役胜利
15
.
1947
年
8
月
7
日
,
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
,
不要后方
,
不
向后看
,
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
20
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
,
战胜数十万敌人的时追堵截
,
胜利到达大别山区
,
这次胜利进军
A
.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B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
.直接威胁到南京和武汉
D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6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据此可
专题突破卷14 人民解放战争(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