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
择
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60
分。
1
.
下列诗词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伐薪烧炭南山中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
分类法是学习的重要的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 )
A.
氯、硫、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B.
红磷、氮气、水都是单质
C.
洁净的空气、天然气、海水都是混合物
D.
乙醇、碳酸氢钠、葡萄糖都是有机化合物
3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
A.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
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
4
.
下列有关
、
所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交叉关系的是
( )
选项
概念
金属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化合反应
单质
混合物
氧化物
氧化反应
A.
B.
C.
D.
5
.
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认识元素
B.
水的净化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铝元素
区分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搅拌
区分蒸馏水和自来水
-----
看颜色
C.
反应现象
D.
物质的分离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产生大量白雾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
---------
固体变黑
除去水中泥沙
----------
过滤
海水晒盐
------------
蒸发
A.
B.
C.
D.
6
.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倾倒液体
B.
取用粗盐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气密性
7
.
下列有关水或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直流电电解水,发现负极与正极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B.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C.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8
.
磷酸二氢钠
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细胞
的辅料之一、下列关于磷酸二氢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磷酸二氢钠属于化合物
B.
磷酸二氢钠由四种原子构成
C.
磷酸二氢钠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磷酸二氢钠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9
.
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
”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
A.
:表示两个氢元素
B.
: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C.
: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
:表示两个氨分子
10
.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名都正确的是
( )
A.
碳酸钙、
、熟石灰
B.
碳酸钠、
、小苏打
C.
氧化钙、
、生石灰
D.
碳酸氢钠、
、纯碱
11
.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事实
解释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二氧化碳受热升华
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
B.
C.
D.
12
.
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B.
C.
D.
13
.
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探究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C.
探究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4
.
硫及其化合物的价
类二维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B.
将锌粒加到
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C.
为氧化反应
D.
烧碱溶液吸收
生成
和
15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
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16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向铁锈中加入稀硫酸,振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
B.
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C.
灼烧纯羊毛线,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D.
红热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7
.
回收含铜废料
主要成分为
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注:灼烧后得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灼烧”的主要作用是将
转变为
B.
加入过量铁屑的目的是将溶液中铜充分置换出来
C.
滤液
中的溶质主要为
D.
将
、
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
18
.
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
,其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丙和丁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乙
D.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
19
.
利用
溶液吸收
河北邯郸市曲周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