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教研联片
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2分)
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上海
B.天津
C.北平
D.北京
2.(2分)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 )
A.出现的背景
B.主要的经过
C.胜利的原因
D.产生的影响
3.(2分)
(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4.(2分)
(3分)1949年6月19日,毛泽东亲笔致信宋庆龄“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毛泽东邀请宋庆龄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B.协商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5.(2分)
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 ),土地改革开始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6.(2分)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进行的斗争有( )
①
抗美援朝
②
西藏和平解放
③
土地改革
④
三大改造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2分)
下面人物中曾经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刘伯承
D.陈毅
8.(2分)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此次改革( )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壮大了地主阶级
9.(2分)
《复兴之路》解说词写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指的是( )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0.(2分)
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的“消息”指的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海南岛获得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11.(2分)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以上表述可用于说明西藏和平解放的( )
A.时间
B.背景
C.过程
D.意义
12.(2分)
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分别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以及特邀五类界别共46个单位662人。以上材料说明( )
A.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和民主性
B.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C.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根本性好转
D.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13.(2分)
邮票是凝结的历史。下面三张邮票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在实行“一国两制”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
D.都有较大行政自主权和经济特权
14.(2分)
中国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 )
A.谋求民族独立
B.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C.实现祖国统一
D.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
15.(2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转折”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
C.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我国开始正式融入世界市场
16.(2分)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
A.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B.自发调节生产流通,使生产与需求达到平衡
C.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7.(2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
A.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8.(2分)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A.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