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地理试卷

2022年北京平谷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docx

北京市 2022年 DOCX   22页   下载0   浏览33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2年北京平谷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docx 第1页
剩余2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2 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25 分。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在空间站执行 180 天驻留任务。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 1 ~ 2 题。 1 . 神舟十三号升空时,地球位于(  ) A. 甲 ----- 乙 B. 乙 ----- 丙 C. 丙 ----- 丁 D. 丁 ----- 甲 2 . 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的这段时间(  ) A. 会感受到北京地区室外越来越温暖 B. 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时的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C. 北半球会出现全年白昼时间最长的现象 D. 北京地区多数植被会经历全年最繁茂的时期 2021 年 9 月,由原北京游乐园改建的龙潭中湖公园正式开园,新公园种植了大量本土树种和湿地植物,变身为城市森林湿地公园。公园东南建有立体停车场、可泊车 470 余辆。如图为“龙潭中湖公园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3 ~ 5 题。 3 . 龙潭中湖公园(  ) A. 位于龙潭西湖东南 B. 东西长度超过 325 米 C. 向南可以直达体育馆 D. 位于二环路以外 4 . 新公园种植本土树种和湿地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更加清新 B. 节约养护成本 C. 碳排放量增加 D. 利于湖水净化 5 . 关于公园东南侧立体停车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缓解了周边停车难问题 B. 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C. 展现了发展科技的积极作用 D. 彻底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生产依赖土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需要科学管理。我国东北地区广布肥沃的黑土,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如图 1 为东北地区地形图,如图 2 为东北地区黑土地水土流失局部景观图。表为东北地区黑土水土流失实验数据(部分)。读图表和资料,完成 8 ~ 13 题。 坡度 坡长(米) 降雨强度(毫米 / 小时) 降雨时间(小时) 产流量(升) 土壤流失量(吨 / 平方千米) 侵蚀级别 1 ° 2 90 1 90.97 1166.00 轻度 3 ° 2 90 1 92.18 1880.00 轻度 3 ° 5 90 1 306.38 3398.00 中度 3 ° 10 90 1 623.07 4384.50 中度 注:产流量是指降雨形成地表径流的水量。 8 . 图中典型黑土分布区(  ) A. 遍布整个东北平原 B. 海拔较低,起伏较小 C. 行政中心都在其内 D. 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9 . 据报道, 2018 年中国全国粮食总产量约为 13158 亿斤。其中,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达到了 2666 亿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20.3 %,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读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粮食种类多,玉米、大豆、青稞等占比高 B. 平原辽阔,耕地连片,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 C. 国家重视,政策扶持 D. 山环水绕,灌溉水源充足 10 . 长期以来的重用轻养掠夺式开垦,使黑土层减少与土地退化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侵蚀强度增加。为研究和治理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科学家们在实验室进行水土流失模拟实验。读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土侵蚀级别与降雨强度无关 B. 相同条件下,坡度越大,土壤流失量越大 C. 相同条件下,坡越长,侵蚀级别越轻 D. 产流量与坡长无关 11 . 长期以来的重用轻养掠夺式开垦,使黑土层减少与土地退化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侵蚀强度增加。为研究和治理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科学家们在实验室进行水土流失模拟实验。面对当前现状,适宜的方法是(  ) A. 平整土地,使所有的坡度小于 1 ° B. 改变使用方式,既重用又重养 C. 减短降雨时间 D. 降低降雨强度 12 . 长期以来的重用轻养掠夺式开垦,使黑土层减少与土地退化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侵蚀强度增加。为研究和治理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科学家们在实验室进行水土流失模拟实验。保护黑土地有多种方法,其中“节约粮食,避免浪费”,有助于(  ) ①减轻土地生产压力 ②提高粮食总产量 ③降低农业投入成本 ④减少洪涝灾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 . 长期以来的重用轻养掠夺式开垦,使黑土层减少与土地退化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侵蚀强度增加。为研究和治理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科学家们在实验室进行水土流失模拟实验。针对保障粮食安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秸秆还田,保障土壤肥力 B. 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制度 C. 大力开垦,确保粮食供给 D. 加强土地保护的宣传力度   2020 年 9 月,我国宣布力争于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排放量 = 碳吸收量),展现出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责任。如图为中国 2010 至 2050 年能源碳排放的行业分布图。读图,回答第 17 ~ 18 题。 17 . 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030 年我国碳排放量将到 120 亿吨以上,达到峰值 B. 在 2020 年度,工业碳排放量高于交通和建筑的总量 C. 2030 年以后,建筑业碳排放量逐渐减少 D. 为实现碳中和,要求工业的减碳数量更多一些 18 . 我国实施碳中和的正确措施(  ) ①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以煤炭为主,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②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③以立法等方式支持低碳
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