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安徽省
中考
地理
信息
卷
0
5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唐朝诗人岑参作有《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一诗中写到:
“
渭上秋雨过,北风何骚骚。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
……
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
…”
其中提到的
“
渭上
”“
太白
”
都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完成下面小题。
1
.
“
渭上秋雨过,北风何骚骚
”
中北风主要带来的影响是(
)
A
.雷电
B
.降温
C
.升温
D
.降水
2
.
“
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
”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下列对秦岭南北表述正确的是(
)
A
.交通工具:南侧以船只为主,北侧以马车为主
B
.粮食作物:南侧以小麦为主,北侧以水稻为主
C
.耕作方式:南侧以农耕为主,北侧以游牧为主
D
.糖料作物:南侧以甜菜为主,北侧以甘蔗为主
3
.近年来眉县猕猴桃的栽种过程中,对猕猴桃影响最大、最频发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
.火山
B
.暴雨
C
.海啸
D
.台风
【答案】
1
.
B 2
.
A 3
.
B
【
详解
】
1
.根据题意可知,陕西省宝鸡县秋冬季节受来自西北地区冬季风的影响,冬季风寒冷干燥,易出现降温天气,
B
符合题意,排除
ACD
,故选
B
。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
—
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地理意义众多,从传统交通工具来看:南船北马,
A
正确;从粮食作物来看,南稻北麦,
B
错误;从耕作方式看,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C
错误;从糖料作物看,南甘蔗北甜菜,
D
错误。综上所述,排除
BCD
,故选
A
。
3
.根据所学知识,陕西省无火山分布,
A
错误;陕西省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距海较远,无海啸,受台风影响较小,
CD
错误。陕西地区位于季风区,多暴雨,
B
正确。综上所述,排除
ACD
,故选
B
。
图为广东省海上风电规划区分布图和海上风电平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广东省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利条件是(
)
A
.常年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强盛
B
.濒临东海,海域面积广阔
C
.临近东南亚,海外市场广阔
D
.技术水平高,资金雄厚
5
.
“
海上发电、海下养鱼
”
模式可以(
)
①
为海洋牧场提供清洁能源
②
推进风能成为我国唯一的能源
③
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
④
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答案】
4
.
D 5
.
A
【
详解
】
4
.结合所学知识,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常年受东南季风影响,风力强盛,
A
错误;广东省南临南海,
B
错误;广东建设海上风电场,主要是满足珠江三角洲的电力需求,并不是海外市场,
C
错误;广东省技术水平高,资金雄厚,因此有利于建设海上风电场,
D
正确。故选
D
。
5
.结合所学知识,
“
海上发电、海下养鱼
”
立体利用模式的发展,可以为海
洋牧场提供清洁能源、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等,
①③
正确;风能发电的占比非常小,不能成为我国唯一能源,而且能源结构一定要多样化,
②
错误;
“
海上发电、海下养鱼
”
的模式不能完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④
错误。故选
A
。
2024
年
3
月
8
日中国海油宣布,在南海珠江口盆地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油田
——
开平南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
1.02
亿吨油当量。到
2025
年,我国南海将建成
“
万亿方大气区
”
,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岛提供充足的海底优质清洁能源。如图为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实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
.进行海底勘探的最大困难是(
)
A
.海面风浪较大
B
.海上天气多变
C
.海洋地质条件极端复杂
D
.地壳运动活跃
7
.
“
万亿方大气区
”
建成的意义有(
)
①
为区域建设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
②
有利于改善珠三角大气环境质量
③
有利于区域能源结构转型
④
彻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答案】
6
.
C 7
.
A
【
详解
】
6
.海底巨大的水压和温度,即海洋地质条件极端复杂是进行海底勘探的最大困难,
C
符合题意,而海面风浪较大、
海上天气多变、
地壳运动活跃不是最大困难,排除
ABD
。故选
C
。
7
.由材料:
“
到
2025
年,我国南海将建成
“
万亿方大气区
”
,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岛提供充足的海底优质清洁能源
”
可知,
“
万亿方大气区
”
建成的意义有为区域建设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
①
正确;有利于改善珠三角大气环境质量,
②
正确;有利于区域能源结构转型,
③
正确;不能彻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④
错误。故选
A
。
2023
年
11
月,连接深圳和中山两市的
“
深中通道
”
全钱贯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
“
1
小时生活圈
”
加速形
2024年安徽省中考地理信息卷05(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