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
分。
1
.
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 )
A.
木器
B.
彩色陶器
C.
石器
D.
炭化稻谷
2
.
如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契丹文
D.
西夏文
3
.
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
A.
延续分封制度
B.
增强地方势力
C.
恢复社会经济
D.
实行中央集权
4
.
“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是因为“蔡侯”( )
A.
改进了造纸术
B.
发明了印刷术
C.
研制了指南针
D.
配制了火药
5
.
如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
A.
社会政治状况
B.
科举选才标准
C.
思想开放程度
D.
手工制作水平
6
.
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
A.
乡村文化繁荣
B.
夜市已经出现
C.
海外贸易活跃
D.
交子开始使用
7
.
诗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反映了( )
A.
陆上丝路贸易
B.
玄奘西行天竺
C.
鉴真东渡日本
D.
郑和七下西洋
8
.
“他率军从金门渡海东征,一举挫败荷兰殖民者,保障了东南各省的安宁。”“他”的事迹是( )
A.
抗击倭寇
B.
收复台湾
C.
领导虎门销烟
D.
率舰激战黄海
9
.
如图中所示的剧种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全。该剧种形成于( )
A.
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10
.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说明( )
A.
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11
.
“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
A.
提出三民主义
B.
推翻封建制度
C.
建立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
D.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2
.
某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史料。据此推知,他探究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西安事变
13
.
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所述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
南昌起义爆发
B.
井冈山会师
C.
遵义会议召开
D.
会宁会师
14
.
如图所示为实业张謇所办公司发行的股票。票据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 )
A.
1933
年
B.
1934
年
C.
1935
年
D.
1936
年
15
.
“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
.
1955
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
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
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17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助人为乐的大爱行动,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
22
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这讴歌的是(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雷锋
D.
焦裕禄
18
.
图
1
到图
2
所示政府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开
D.
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19
.
时间
20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如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A.
经济快速发展
B.
文化教育进步
C.
社会保障提高
D.
饮食结构优化
20
.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提供了珍贵材料。”“它”指(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民法典》
21
.
如图所示的权力机构组织形式出现在( )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代雅典
D.
阿拉伯帝国
22
.
14
世纪,意大利“薄雾开始消散……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认识自己”。这反映了意大利人( )
A.
重视标新立异
B.
追求人性解放
C.
反对君主专制
D.
抛弃宗教信仰
23
.
《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中的奠基性文件。它确立的原则是( )
A.
君权神授
B.
王权独尊
C.
议会至上
D.
民主共和
24
.
法国大革命后初期,代表贵族身份的华丽衣着被凸显共和理念的服饰取代。这说明当时法国( )
A.
人人平等得以实现
B.
封建等级制受到冲击
C.
贵族特权得到维护
D.
拿破仑帝国日渐衰弱
25
.
19
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 )
A.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
推动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26
.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提高国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