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春季学期九年级
2
月份大作业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1-35.5 K-39 Mn-55 Fe-56
Cu-64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年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
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项标号涂黑)
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21%
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2
.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A
.节约用水
B
.禁止吸烟
C
.当心火灾
D
.禁止燃放鞭炮
3
.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
.
CO
(
NH
2
)
2
B
.
K
2
SO
4
C
.
K
2
CO
3
D
.
Ca
3
(
PO
4
)
2
4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
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面粉
B
.牛奶
C
.白糖
D
.花生油
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一稻济天下
”
。水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
.糖类
B
.油脂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少量液体
B
.量取液体
C
.滴加少量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7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奶茶
B
.汽水
C
.果汁
D
.蒸馏水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木炭
B
.红磷
C
.甲烷
D
.硫粉
9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原因是
A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
.原子的种类不同
C
.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
D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0
.
“
加强防范意识,守护生命安全
”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家用电器着火时直接用水浇灭
B
.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C
.室内着火,立即开窗通风
D
.高层住宅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C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2
.城市因水而灵动,南宁因江而秀美。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中加入
明矾可使悬浮杂质沉降
B
.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
.江水经杀菌消毒后即可变成纯水
D
.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13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A
.铜作导线
B
.一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C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D
.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14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I
)喷稀醋酸
(
Ⅱ
)喷水
(
Ⅲ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
IV
)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A
.只有实验
IV
中的紫色石蕊纸花会变红
B
.实验
IV
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
.由实验
I
、
Ⅱ
、
Ⅲ
、
IV
推断,实验
IV
中有酸性物质生成
D
.对比实验
Ⅲ
、
IV
可知紫色石蕊纸花变红需要有二氧化碳参与
15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
Fe→FeCl
3
B
.
Mg→MgO
C
.
CaO→CaCl
2
D
.
CO
2
→CO
16
.
2022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在超冷原子双原子分子混合气中,首次实现三原子分子的相干合成,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物质
B
.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62
:
3
9
:
101
C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粒子数之比为
1
:
3
D
.不易相互反应的物质在特殊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反应
17
.
a
、
b
、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t
1
°C
时,
a
、
b
的溶解度相等
B
.若
a
中混有少量
b
,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C
.
t
2
°C
时,
30g
物质
a
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
80g
溶液
D
.
t
1
°C
时,将
a
、
b
、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
t
2
°C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18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点燃
H
2
、
O
2
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
H
2
、
N
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
19
.化学学科要培养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素养,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鉴别
CuSO
4
、
NaOH
、
NaCl
三种白色固体
取样于试管中,加适量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C
比较
Zn
、
Cu
、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锌片分别加入
CuSO
4
溶液、
AgNO
3
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氯化钠杂质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过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至固体恰好完全消失
A
.
A
B
.
B
C
.
C
D
解释分析广西南宁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