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
B
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15
分。
1
.
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
A.
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
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
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
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2
.
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如图所示)这表明魏碑艺术( )
A.
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
B.
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
C.
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
其书法名家的代表为锤繇和胡昭
3
.
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的一项发明,它( )
A.
是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B.
在《史记》中有其详细的描述
C.
对孙吴开发江东起到关键作用
D.
是唐朝发明和推广的耕作工具
4
.
以下是某历史老师整理的北宋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
( )
①派遣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地方官
②科举及第后即予授官,且升迁比其他出身者便捷
③宋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并成为制度
④武将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A.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
克服了中央和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
C.
提高了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应对能力
D.
杜绝了地方和军队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
5
.
如图是《清朝疆域图(
1820
年)》。据图可知( )
A.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B.
清朝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突出
C.
台湾、西藏、新疆等是中国领土
D.
我国开始受到来自英、美的威胁
6
.
晚清名臣左宗棠在给林则徐的挽联中写道:“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以下可以作为其佐证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洋务运动
C.
收复新疆
D.
黄海海战
7
.
1937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
A.
联合政府建立起来
B.
国共团结御侮局面开始形成
C.
抗日战场发生转折
D.
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因此消失
8
.
下面是抗战时期重庆的商号、百货业、工厂数量(家)变化示意图,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重庆( )
A.
水陆交通便利
B.
注重发挥经济传统优势
C.
对外贸易发达
D.
成为国民政府的移驻地
9
.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的认识和评判。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重庆人民开展献金、献机活动
B.
民生公司为抗战运输立下卓著功勋
C.
国泰戏院上演历史剧《屈原》
D.
张澜被推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10
.
1950
年
6
月
28
日,毛泽东发表谈话,严厉谴责美国对朝鲜和中国领土台湾的侵略,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10
月
3
日,周恩来请印度驻华大使转告美国政府:“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这表明( )
A.
新中国为了正义的事业不畏强敌
B.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水平迅速提高
C.
新中国团结起亚非国家共同作战
D.
三大改造后新中国国力大大提升
11
.
如图为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该图( )
A.
展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部历程
B.
显示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开放特点
C.
体现了因地制宜进行开放的层次性
D.
反映了由北向南逐步开放的渐进性
12
.
帕特农意为贞女,指雅典娜女神,她是雅典城邦的保护神。帕特农神庙极为宏伟隆重,在细部安置和工程质量上皆精益求精,艺术设计尤为巧妙,神庙的雕刻被人们誉为“虽出自人工之手,却具有神奇永恒的生命”。这反映出( )
A.
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
B.
雅典民主政治受到神权冲击
C.
古希腊的艺术成就十分辉煌
D.
帕特农神庙至今仍保存完好
13
.
理清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如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序示意图,其中“光荣革命”应该位于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
如图所示漫画于
1865
年
10
月刊登在英国的《笨拙》杂志上,主题是当年发生于美国的重大事件。画中举着酒杯的军人对对方说道:“噢,兄弟,我们没法都获胜。让我们握个手,喝点酒吧。”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准确的是( )
A.
两位军人分别代表北美大陆军和英国殖民者
B.
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的消息
C.
显示了南北战争后北方军人向南方军人示威
D.
双方的握手代表美国南北携手共同走向统一
15
.
关于工业化资金来源问题,苏联党内进行了激烈争论,中央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从农业中抽取工业化的发展资金,除了向农民征收普通税外,还要通过扩大工、农产品的价格差来收取。后来,又不加限制地扩大这种价格差。这表明苏联工业化( )
A.
资金充足
B.
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
C.
发展迅猛
D.
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5
分。
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在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这里,资产阶级的贪婪、残酷和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