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共
26
分。
1
.
2017
年
1
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指出: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这体现的主题是( )
A.
既定的国际规则不需要改变
B.
霸权主义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C.
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世界由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
2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实证我国六七千年前(
)
A.
远古人类的产生
B.
原始农业的兴起
C.
盘古传说的真实
D.
早期国家的建立
3
.
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
)
A.
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
武则天的承前启后
C.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D.
宋太祖的重文轻武
4
.
明朝将领戚继光针对敌人的作战特点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地理情况,发明了长短兵器协同作战、攻防两便的“鸳鸯阵”战斗阵形。该战斗阵形对付的敌人是( )
A.
匈奴
B.
突厥
C.
金兵
D.
倭寇
5
.
1949
年
4
月
23
日,“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京第一船”。“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A.
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
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
C.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
D.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6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1965
)》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材料中的“益处”是指(
)
A.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
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7
.
1957
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
1952
年增长
42.8%
,农民的收入比
1952
年增加近
30%
;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比
1952
年提高
34.2%
;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同步发展。材料主要说明“一五”计划的完成(
)
A.
改善了人民生活
B.
完善了工业布局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忽视了经济规律
8
.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
A.
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
破坏海峡两岸“三通”的逆流
C.
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
D.
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
9
.
公元前
6
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
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
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C.
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
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10
.
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这里的“创新”是指( )
A.
恢复古希腊的公民大会
B.
开辟了欧美之间的新航路
C.
颁行罗马《十二铜表法》
D.
建立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11
.
历史学家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的开篇中指出:“
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
1776
年美国《独立宣言》、
1789
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以上三部文献核心内容的共同点是( )
A.
体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B.
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先河
C.
体现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则
D.
奠定了欧洲民法典的基础
12
.
如表材料体现的主题是
1871
年
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917
年
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949
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A.
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C.
资本主义制度没落
D.
共产主义运动完成
13
.
观察理解如图漫画。作者认为
16-20
世纪中期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直接因素是( )
16
世纪至
19
世纪
40
年代,马车的平均时速
10
英里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前期,蒸汽机车的平均时速
65
英里。蒸汽轮船平均时速
36
英里
20
世纪
50
年代,螺旋桨飞机平均时速
400
英里
20
世纪
40
年代,世界第一架喷气客机,时速
500
英里
A.
英国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
C.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6
分。
14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
140
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