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初三试卷 初三道德与法治上

详解分析江苏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 2023 2024 江苏省 DOCX   13页   下载2238   2024-03-02   浏览151899   收藏3336   点赞5753   评分-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江苏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剩余1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八年级历史试题 三、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 19—28 题,每题 1 分;第 29—35 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 . “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 这一条款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 .恩格斯曾说过 : “ 它不废一枪一弹 , 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 这个国家是 A .俄国 B .法国 C .日本 D .英国 3 .近代某文献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代表了 “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 ” 。该文献是(     )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革命军》 D .《资政新篇》 4 .年代 尺 有助于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或线索。下图的年代 尺 体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     ) A .民族独立 B .巩固皇权 C .走向共和 D .走向富强 5 .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 ‘ 共和 ’ 二字存耶 ? 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 …… 誓死 戮 此民贼,以 拯 吾民。 " 为此,革命党人发动了(     ) A .二次革命 B .护 国战争 C .护法运动 D .北伐战争 6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 “ 一曰,须言之有物 …… 八曰,不避俗语。 ” 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7 .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的口号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 .开眼看世界 B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C .变法维新运动 D .维护清王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8 .《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是(     ) A .实业救国 B .巩固 边疆 C .文化兴国 D .抗日救亡 9 . 1945 年 8 月,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他的真实目的是(     ) A .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 B .加强国共合作,争取和平民主 C .精诚合作,建立联合政府,制定和平建国纲领 D .释放和平善意,避免内战爆发 10 . “ 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意图(     ) A .联合地方军阀,造成武装割据 B .开辟首先夺取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 .完全依靠军队,夺取革命胜利 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1 .从洋务派的 “ 自强 ”“ 求富 ” 到维新派的 “ 变法图强 ”, 这一转变的 “ 内涵 ” 为(     ) A .从引进外国器物到谋求制度变革 B .从引进外国器物到谋求思想变革 C .从谋求制度变革到进行思想变革 D .从谋求制度变革到进行文化变革 12 .统领下列史事的 “ 大概念 ” 是(     ) ① 第一次国共合作 ② 创办黄埔军校 ③ 北伐战争 ④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土地革命 13 .下 图中历史现象最早发生于(     ) 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辛亥革命后 D .秋收起义后 14 .下图中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局部抗战开始 C .第二次国共合作已正式形成 D .全面抗战开始 15 .佩戴上图中臂章的军队成立于(     ) A .北伐战争时期 B .长征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6 .上图中的历史事件(     ) A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B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7 . “ 京师大学堂 ”“ 废除科举制度 ”“ 《申报》 ”“ 商务印书馆 ” 等揭示的学习主题是(     )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C .文学艺术的巨大进步 D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变化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12 分,共 36 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空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9 世纪末,在中国北方地区,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猛烈发展。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0 年 6 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先后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德国人瓦德西为统帅,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在廊坊、西什库教堂、东交民巷使馆区、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与侵略者进行了激烈战斗,顽强地抗击着侵略军。由于清政府执行投降卖国政策, 7 月,联军攻陷天津。 8 月,联军攻陷北京。侵略军所到之处,疯狂屠杀劫掠,无恶不作。 1901 年 9 月, 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11 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 摘编自国家教委社科司编《中国革命史》 (1) 据材料 一 ,逐条归纳
解释分析江苏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