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初三试卷 初三化学下

试卷解析山东乐陵市孔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4含参考答案)

山东省 2024年 DOCX   19页   下载0   浏览51483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试卷解析山东乐陵市孔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4含参考答案) 第1页
剩余18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70 分钟 分值: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n-55    K-39    Zn-65    Fe-5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个小题, 1~12 题每小题 2 分, 13~16 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冰化为水 B .玻璃打碎 C .粮食酿酒 D .刻制印章 2 .我国向世界承诺,在 2030 年实现碳达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下列行为 不利于 实现碳中和的是 A .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B .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C .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D .露天焚烧垃圾 3 .小明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 “ 家庭小实验 ” 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用紫罗兰花汁液测厨房清洁剂的 pH B .用洁厕精 ( 主要成分是盐酸 ) 来除去铁锈 C .用蛋壳与醋酸制取二氧化碳 D .把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火焰上方,以获得少量炭黑 4 .以下是一些身边常见物质的近似 pH ,其中显碱性的是 A .苹果汁: 3~4 B .厕所清洁剂: 1~2 C .酱油: 4~5 D .炉具清洁剂: 12~13 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镁带与稀盐酸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D .将肥皂水加入硬水中振荡,泡沫少浮渣多 6 .镍在新能源电池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A .图中 B .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58.69 C .镍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 .镍原子的质子数为 28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稀释浓硫酸 B . 滴加液体 C . 读液体体积 D . 熄灭酒精灯 8 . 2021 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是 “ 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 ” 。脯氨酸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有机催化剂,其化学式为 C 5 H 9 NO 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脯氨酸不属于氧化物 B .脯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5 : 9 : 1 : 2 C .每个脯氨酸分子由 5 个碳原子、 9 个氢原子、 1 个氮原子、 2 个氧原子构成 D .同一个反应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催化剂 9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 维方式。下表对应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CO 和 CO 2 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B 1 滴水中约含 1.67×10 21 个水分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改变 D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10 .厨房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烘培糕点 B .用炉具清洁剂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 .用食盐作调味剂 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1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 . A B . B C . C D . D 12 .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子数没变,所以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 B .因为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被腐蚀 C .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3 .结合 KNO 3 和 NH 4 C1 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t 1 ℃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 KNO 3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将 t 2 ℃ 的饱和 NH 4 Cl 溶液降温到 t 1 ℃ ,溶液质量减小 14 .用 “ ” 和 “ ” 分别代表 A 2 和 B 2 的两种分子, A 2 和 B 2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X ,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 .反应过程中 B 2 分子保持不变 C .参加反应的 A 2 与 B 2 的分子数之比为 3 : 1 D .物质 X 中含有 4 种元素 15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Cl 溶液和 BaCl 2 溶液 区分 分别滴加 CuSO 4 溶液 B 混有少量 NaCl 的 KNO 3 固体 提纯 先加水溶解再蒸发结晶 C CO 2 ( HCl 气体) 除杂 通入饱和 NaHCO 3 溶液,干燥 D CaCO 3 、 NaOH 、 NaCl 、 NH 4 NO 3 四种固体 鉴别 加水,观察 A . A B . B C . C D . D 16 .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电解水 B .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C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30 分。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 17 .请利用化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测量体温
试卷解析山东省乐陵市孔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