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历史试卷

详解分析2024年陕西商洛市山阳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陕西省 2024年 DOCX   15页   下载0   浏览22930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2024年陕西商洛市山阳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剩余1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山阳县 2024 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 12 道试题,每题 2 分,计 24 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 传承着 历史文化。某校开展 “ 制作原始农耕时期的历史文物模型 ” 活动,可以参考的文物图片是(     ) A .打制石器 B .骨 耜 C .铁农具 D .翻车 2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下列属于这个王朝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 ① 确立了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 分封制 ” ② 废除六国货币,以圆形 方孔半两 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③ 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 “ 万里长城 ” ④ 创立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3 .下列史实与评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史实 评论 A 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 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C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D 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 被誉为 “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A . A B . B C . C D . D 4 .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组建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蔡元培撰写过一幅挽联: “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 挽联中的 “ 先生 ” 的活动包括(     ) ① 成立华兴会 ② 提出 “ 三民主义 ” ③ 领导辛亥革命 ④ 创办黄埔军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 .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这首诗蕴含的精神是(     ) A .长征精神 B .抗战精神 C .大别山精神 D .抗美援朝精神 7 .下 列图片所示建设成就,反映出(     )                                                长春 一 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鞍山大型轧钢厂 A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站立起来了 B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8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上述两地的回归主要得益于(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 . “ 九二共识 ” 的达成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D . “ 一国两制 ” 构想的提出 9 .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     ) A .亚洲文明,源远流长 B .海洋之滨,文明勃兴 C .大河文明,丰富多彩 D .古老建筑,历史悠久 10 .文艺复兴运动的 “ 兴 ” 的涵义是指(     ) A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 .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C .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提倡 D .资 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11 .学完苏俄史后,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辩论会,双方辩手的观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B .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 .苏联模式的利弊 D .赫鲁晓夫改革的利弊 12 .下面统计图表所反映的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压力是(     ) 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人大约经历的时间 A .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B .阻碍了互联网普及 C .儿童地位日益降低 D .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二、非选择题(共 3 道试题,计 36 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材料二    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 的 “ 十三行 ” 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来。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 —— 摘编自张帆、李帆主编《中外历史纲要(上)》 (1) 公元前 138 年,材料一图 A 中张骞拜别汉武帝后率领随从西出 (出发地点),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 (朝代)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 140 多个; (历史人物)称帝后, 派图 B 中人物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从 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 ”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采取材料二所反映的对外政策原因。并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交往的认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1750—1914 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 19 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 …… 三个历史进程 —— 革命 、工业化及帝国主义 ——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 ⋯⋯ 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 摘编自 [ 美 ] 杰里 · 本特利、赫伯特 · 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
解释分析2024年陕西商洛市山阳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