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
(
二
)
历
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6
页,两大题,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2.
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3.
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
(
每题
1
分,共
20
分
)
1.
下列文物的年代均在距今
5000
年左右,它们的出土直接表明当时彩陶技术已经
( )
A.
成为王权象征
B.
领先周边国家
C.
较为普遍存在
D.
相当成熟完善
2.
这个群雄竟起的时代演绎了精彩绝伦的历史传奇,骑着青牛、拈须而笑的老子;杏坛讲学、忧国忧民的孔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孙子。这段话中的
“
时代
”
是指
( )
A.
商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3.“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
”
,与这一巧妙设计相关的重大工程是
( )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紫禁城
4.
考古学家在对昭陵
(
唐太宗
)
附近的遗
址发掘中,发现了文献中记载的立于昭陵的
“
十四国蕃君石像
”
,其中有
“
于阗王伏阇信、吐蕃贊府松赞干布、
”
,这一发现可用于研究唐代的
( )
A.
经济水平
B.
社会习俗
C.
对外关系
D.
民族政策
5.
据统计,宋代的工商业税,如过税
(
商品流通税
)
、住税
(
商品交易税
)
、力胜钱
(
水路流通税
)
等都有大幅度的上升,已成为对宋代财政影响巨大的税项之一。这反映了宋代
( )
A.
商品经济活跃
B.
财政负担过重
C.
商人地位提升
D.
娱乐活动丰富
6.
其一是要在政治和外交上,招徕各国前来朝贡;其二是在经济上,重新打开中国与东南亚及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通道。基于这些原因的行动是
(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郑和下西洋
7.
下面是对《天工开物》内容的描述,这反映了该著作
( )
A.
涉及领域广泛
B.
记载技术先进
C
.
呈现方式多样
D.
社会意义深远
8. 1860
年,恭亲王奕沂在奏章中将当时局势比喻为魏、蜀、吴三国鼎立,认为应当暂时放弃敌视西方的政策,以条约羁縻各国,赢得时间
“
自图振兴
”
,最终战胜西方。实践这一主张的是
(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9.
巨大的横幅在人群上空飘舞,上面书写着
“
誓死力争青岛
”
和
“
诛卖国贼曹汝霖
”
的字样。当游行队伍经过曹的住宅时,游行群众的秩序消失了。材料反映的
历史事件
( )
A.
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
B.
率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
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D.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0.
到
1930
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这一形势表明
( )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D.
中国革命开始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11.
参战部队达到
105
个团,约
20
余万人,共进行大小战斗
1800
多次,破坏铁路
474
千米,公路
1500
多千米,打破了敌人的
“
囚笼
”
。这一系列军事行动
( )
A.
粉碎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
B.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是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仗
D.
振奋了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2.
史学界认为,过渡时期中,我国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政策或措施是
(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公私合营
C.
大包干
D.
政企分开
13.
右图日记应该出自
(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雷锋
14.
某文件指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明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本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以及加强合作的重点。该文件的颁布反映我国
( )
A.
坚持
“
一国两制
”
原则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
深入实施
“
一带一路
”
建设
D.
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已居世界前列
15.
丹尼斯
·
舍曼说,许多关于美索不达米亚民族的信息,都来自人们所编纂的各种法律、规定和决议,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汉谟拉比法典》。这段话意在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
A.
法律体系完备
B.
具有史料价值
C.
刑罚异常残酷
D.
影响后世立法
16.
公元
710
年,日本颁布法案宣称,统治者通过天意进行统治,尽管与中国的
“
天意
”
不同,但其神力永远不会废除。其目的是
( )
A.
巩固中央集权
B.
仿效中国改革
C.
打击幕府统治
D.
遏制土地兼并
1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校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