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
.
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里含有胚珠
B.
桃的果皮是由②发育而来
C.
③色彩鲜艳,可吸引昆虫传粉
D.
雄蕊是由④和⑤组成
2
.
豌豆开花前,用纸袋套住一朵花,最终它也能产生种子,原因是豌豆花( )
A.
不需传粉
B.
光照不足
C.
不需受精
D.
自花传粉
3
.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一个白胖子”这是从小就常听到的一则谜语,谜底是花生。“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属于( )
A.
子房、子房壁、胚珠
B.
子房、珠被、受精卵
C.
果皮、种皮、胚
D.
种皮、果皮、胚乳
4
.
下列各项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
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D.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
.
如图是染色体、
DNA
、基因的关系模式图,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①是染色体、②是基因、③是
DNA
B.
①是染色体、②是
DNA
、③是基因
C.
①是基因、②是
DNA
、③是染色体
D.
①是
DNA
、②是染色体、③是基因
6
.
研究遗传现象往往需要观察生物的相对性状。下列
属
于
相对性状的是(
)
A.
小明的双眼皮与小花的双眼皮
B.
果蝇的有翅与果蝇的白眼
C.
玉米的高茎与大豆的矮茎
D.
豌豆的红花与豌豆的白花
7
.
8
.
能够卷舌是显性性状,用
A
表示;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用
a
表示,那么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 )
A.
AA
B.
aa
C.
AA
或
Aa
D.
Aa
9
.
为了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1
年
8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某夫妇都是双眼皮,老大、老二均为单眼皮,第三胎是单眼皮的概率是( )
A.
25
%
B.
50
%
C.
75
%
D.
100
%
10
.
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单眼皮手术变成双眼皮
B.
韭菜经暗处理长成韭黄
C.
黑头发染成金黄色头发
D.
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
11
.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越古老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C.
原始大气有甲烷、氨气、氧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
D.
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上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12
.
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在此过程中应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转基因
B.
克隆
C.
杂交
D.
组织培养
13
.
下列诗句及俗语中,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追肥在雨前,一夜长一拳
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4
.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5
.
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
水稻
B.
鼠
C.
青蛙
D.
蛇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
16
.
图是花及其相关的结构示意图,依据图回答问题:
(
1
)图中所示为
______
(填植物类群)特有的器官,图
1
中的
4
、
6
和
8
组成的结构是
______
,
1
和
2
组成的结构是
______
。
(
2
)图
2
中受精是指精子和
______
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发育成
______
,子房发育成为果实,其中
______
发育成种子。
17
.
如图为小红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
A
表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请据图回答:
(
1
)人的单、双眼皮是一对
______
性状,可知,单眼皮为
______
性状。
(
2
)据图推测:小红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小红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小红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
(
3
)小红眼皮的性状与父母不同,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若小红母亲再生一个孩子,双眼皮的概率是
______
。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
18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
)字母
A
代表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
;标号①代表的生理作用是
______
。
(
2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______
。
(
3
)各地禁止向河流排放有毒物质。有毒物质进入河流,会沿着
______
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自身。
(
4
)习总书记提出:中国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通俗地说,就是日常活动制造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等方法来中和抵消。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碳中和”做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
19
.
20
.
在适
2022年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中考生物一模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