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2023-2024学年
八年级
上学期
期末物理试卷
(解析版)
第
Ⅰ
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型子就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如图)等光学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倒影
B.
手影
C.
投影
D.
彩虹
2.(2分)老师上课时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传播速度
3.(2分)2023年10月26日,神舟17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火箭升空过程中,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地面
B.发射架
C.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D.航天员座椅
4.(2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估测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学楼一层楼的高度约10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C.一枚鸡蛋的重力约5N
D.步行速度约1m/s
5.(2分)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仅增大图中
α
的角度,反射光线OB将靠近ON
C.当入射光线AO与法线NO重合时,同样存在反射光线
D.将右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
6.(2分)今冬,
“
冰城
”
哈尔滨火了,如图为网红人气王
——
超级冰滑梯,其中错误的是( )
A.游客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游客沿直线滑道加速下滑时运动状态不变
C.游客坐的滑雪圈底面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擦
D.白色冰雪表面能反射各种色光
7.(2分)
“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
的实验。根据图中数据信息,可粗略了解小车下行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选项中图象能正确反映小车运动的是( )
A.
B.
C.
D.
8.(2分)在做物理实验时,经常需要多次测量,其中有些是为了减小误差,下列实验中,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①
“
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
”
时,多次测量
②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时,多次测量物距和像距
③
“
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
时,多次改变物体的质量
④
“
探究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
时,多次改变物体的质量
A.只有
①②③
B.只有
②④
C.只有
②③④
D.只有
①③④
9.(2分)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模式。小明运用思维导图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梳理,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0.(2分)小明对课本中的图片做了如下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自制橡皮筋吉他:橡皮筋越细,音调越低
B.
跳板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C.
眼镜看到水中硬币: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
运用密度知识鉴别金牌是否纯金: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1.(2分)观众在剧场观看演出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目的是为了在
处减弱噪声。如图所示,分别在A、B处用扳手拧开螺丝,在B处用的力更小
有关。
12.(2分)如图甲,物体长度为
cm。图乙中物体的重力为
N。
13.(3分)2023年7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了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2030年前实现登月开展科学探索。
(1)已知月球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
,返回器将一块月球岩石从月球带回地球,岩石的质量
(两空均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重力
。
(2)航天员在月球上无法直接交谈,是因为
。
14.(2分)现在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短视频,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
(选填
“
甲
”
或
“
乙
”
)能大致表示近视眼成因光路图,近视眼需要配戴由
透镜进行矫正。
15.(2分)基于证据得出合理的结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部分,分析表数据,得出结论。
表一
物体
m/g
V/m
3
(g/cm
3
)
铝块1
27
10
2.7
铝块2
54
20
2.7
铝块3
81
30
2.7
表二
物体
m/g
V/m
3
(g/cm
3
)
铜块1
89
10
8.9
铜块2
178
20
8.9
铜块3
267
30
8.9
(1)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2)综合表一和表二数据可得: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以上两空均选填
“
相同
”
或
“
不同
”
)
三、作图与实验题(共21分)
16.(2分)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7.(2分)重0.3N的汤匙正好在手指上平衡,作出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8.(3分)探究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
的实验:
(1)实验时,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
(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
(3)比较
两次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19.(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平行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山东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