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辽宁中考
化学
模拟卷(
三
)
(考试时间:
5
0
分钟
试卷满分:
5
0
分)
注意事项:
1
.本
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16 N-14 Li-7 Na-23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海南盛产甘蔗,《天工开物》记载甘蔗制作红糖的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 削蔗蓝去杂
B. 石辘碎蔗
C. 渣汁分离
D. 热蜗熬糖
2.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成功升入太空。下列航天员太空餐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 鱼香肉丝
B. 宫保鸡丁
C. 黑椒牛柳
D. 什锦炒饭
3.下列所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冰墩
墩
B.橡胶冰球
C.碳纤维高架雪车
D.冬奥奖牌
4.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5.
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A.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6.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7.初中化学我们学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选项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赤铁矿石炼铁的原理
B.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C.实验室制氢气
D.铝制品表面形成薄膜
8.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气密性检验
B.
验满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
9.t
1
℃时,将相同质量的KNO
3
和KC1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
后现象
如图I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
3
B.将温度升高到t
2
℃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若KNO
3
中混有少量
KCl
,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
3
D.若取t
3
℃时KNO
3
和KC1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
2
℃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
3
10.将泡腾片[含维生素C、柠檬酸(C
6
H
8
O
7
)和碳酸氢钠]放入水中可看到大量气泡产生;某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其中一个反应为:
。为测定生成物Na
x
C
6
H
8-x
O
7
化学式中x的数值,用4套相同装置(图1)加等量的水后,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固体进行实验,测得该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体积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柠檬酸/g
碳酸氢钠/g
气体体积/L
1
1.92
0.84
224
2
1.92
1.68
y
3
1.92
2.52
672
4
1.92
3.36
672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中的M物质的化学式为:H
2
O
B.读取量气管数据前若未调节水准管使左右液面相平,测得气体体积将偏大
C.表格中y=448
D.应选用第3组实验的数据进行计算,经计算x=3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
11. (7分)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
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氚可用于核能发电,
氚是一种
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
烯
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
锂氮化合物
可用于化学储氢。
(1)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
不
正确的是______。
A.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B.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2)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
与CO分离,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
。
(3)①
氚属于
元素的一种原子。
②下列示意图能表示
氚
原子的是
(填序号)。
(4)①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②石墨烯是一种
(填“单质”或“化合物”)。
③化合物
中质量比
,则
。
12.(8分)某同学在做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的实验时,不小心将黑色的氧化铜当作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用排水法收集,发现集气瓶中气泡的产生速率加快了。难道氧化铜对氯酸钾的分解也有催化
2024年辽宁中考化学模拟卷(三)(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