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
七年级历史期中作业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小题,共
40
分)
1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
“
随国公
”
。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
“
随
”
,但其认为随有
“
走
”
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
“
隋
”
。这句话表明
(
)
A
.杨忠经历了北周和南朝
B
.杨忠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C
.杨坚没有做过
“
随国公
”
D
.隋朝最初的国号是
“
随
”
2
.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
选项
史实
历史解释
A
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B
科学制的创立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
唐蕃和亲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
鉴真东渡
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A
.
A
B
.
B
C
.
C
D
.
D
3
.重庆云阳县明月坝寺庙遗址发掘中,出土了
5
枚
“
开元宝通
”
钱币。该钱币铸造于
(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4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
“
唐代制度,在下有
……
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
……
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
材料中
“
在上有
”
的制度是指
(
)
A
.三公九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
5
.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中的关键词有
“
女皇帝
”“
政启开元
”“
治宏贞观
”
。他研究的人物是
(
)
A
.武则天
B
.唐太宗
C
.慈禧太后
D
.唐玄宗
6
.下列内容之间的关联能够体现因果关系的是
(
)
①
“
尊王攘夷
”
,改革内政
—
齐桓公称霸
②
休养生息政策一文景之治
③
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贞观之治
④
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元盛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7
.提取下列四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归纳唐朝的时代特征。正确的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8
.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
“
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
”
诗句中
“
西去和亲
”
的人是
(
)
A
.文成公主
B
.武则天
C
.张骞
D
.李清照
9
.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
“
十部乐
”
,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
(
)
A
.皇帝安于享乐
B
.奢靡之风盛行
C
.文化兼容并包
D
.尚武风气流行
10
.下列关于图中历史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
1
松赞干布塑像图
2
文成公主塑像
A
.图中两人和亲是迫于吐蕃势力强大
B
.图中两人和亲与中原文化先进相关
C
.图
2
人物为图
1
人物带去玉米种子
D
.这两位人物和亲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11
.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
“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
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
A
.八王之乱
B
.七国之乱
C
.安史之乱
D
.陈桥兵变
12
.北宋建立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与
“
杯酒释兵权
”
这一典故对应的是
(
)
A
.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
B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
.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D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13
.
“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
。宋朝这样选任官员的最终目的是
(
)
A
.加强控制地方
B
.发展文教事业
C
.强化中央集权
D
.推行重文轻武
14
.随着交通运输科技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我国走向世界的名片由古代的
“
丝绸
”“
瓷器
”“
茶叶
”
变成
“
中国路
”“
中国桥
”“
中国港
”“
中国车
”
。其中
“
瓷器
”
这张名片的辉煌时代出现于
(
)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15
.
“
白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
(摘白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白话译文)
1278
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文天祥作此诗时
(
)
A
.蒙古正和南宋
结盟夹击金朝
B
.南宋与元朝的对峙局面形成
C
.忽必烈即将把都城定于大都
D
.元军已经攻占南宋都城临安
16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
“
急递铺
”
。铺卒在接到紧急公文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
400
里。这反映了元朝()
A
.中央集权衰落
B
.疆域辽阔统一
C
.重视科技创新
D
.海外贸易发达
17
.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
“
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
”
,
“
曲者,词之变
”
。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
)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18
.《元史.地理志》记载:
“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
由此可
知元朝
(
)
A
.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
.丝绸之路畅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