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广西防城港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
.
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 )
A.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
司母戊鼎
C.
圆形方孔半两钱
D.
“汉并天下”瓦当
2
.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这项成果所属领域是( )
A.
数学
B.
历法
C.
医学
D.
文学
3
.
唐朝时,一位高僧前后用了
12
年,历经各种磨难抵达日本,并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与高僧这段曲折经历相关的史实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玄奘西行
D.
鉴真东渡
4
.
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这反映了宋朝(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都市商业繁荣
C.
海外贸易频繁
D.
科技成就突出
5
.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元朝时期,各族之间的通婚很普遍。这些现象反映了( )
A.
文化昌盛
B.
中央集权加强
C.
江南地区开发
D.
民族交融发展
6
.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清朝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清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强化皇权
B.
禁锢思想
C.
发展经济
D.
巩固边疆
7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为此,他们掀起了(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8
.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是蔡元培对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他评价的是( )
A.
洪秀全
B.
孙中山
C.
叶挺
D.
聂耳
9
.
1934
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桂北渡过湘江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敌机疯狂扫射渡江的战士,江水慢慢变成了红色,但是战士们浴血奋战,终于突出了重围。”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爬雪山到过草地,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铸就了( )
A.
“红船精神”
B.
井冈山精神
C.
长征精神
D.
“铁人”精神
10
.
1945
年,经过
14
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
8
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 )
A.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1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实行了( )
A.
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三大改造
D.
改革开放
12
.
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
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
中国于
2001
年
12
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13
.
《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
A.
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B.
标志“种姓制度”的建立
C.
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
为后世法律制定提供借鉴
14
.
它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它”指的是( )
A.
大化改新
B.
文艺复兴
C.
光荣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5
.
年代轴有助于我们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下列历史年代轴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
封建时代的世界
B.
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C.
走向整体的世界
D.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
16
.
天安门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九年级
1
班的同学开展“探究天安门”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品建筑之精湛】
图一为现今的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
图二为天安门城楼大殿内的彩绘。栩栩如生的龙纹图案和高贵典雅的吉祥图案,把我国的彩绘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
任务二【感青年之情怀】
图三表现了
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的场景。图四是学生高举的部分横幅内容。这次示威游行标志着一场伟大运动的开始,历史学家把这场运动视为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的分水岭。
任务三【悟民族之复兴】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84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5
周年国庆庆典上,走过天安门城楼前的农民游行队伍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
(1)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天安门始建的朝代及建筑工艺精湛的表现。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
图五记录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图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产承包好”的原因。结合这两个场景,谈谈你对新中国发展历程的认识。
17
.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