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迁西县为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卷
I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
9
题每题
2
分,
10
〜
11
题每题
3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1853
年以后,清政府原有各种财政收入不到旧额的一半,而各种财政开支则成倍增加,
1857
年仅户部拨款之银就达
6500
余万两。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A
.鸦片战争的影响
B
.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
C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D
.军阀割据的影响
2
.
“
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
”“
普鲁士有强国之会,遂报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用成维新
”“
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
”
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
.左宗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
”
下列哪种做法不能印证这句话?(
)
A
.
1945
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
.
1952
年完成土地改革
C
.
1954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1966
年发动
“
文化大革命
”
4
.
1992
年
2
月,上海《文汇报》连续
发表《坚持
“
一个中心
”
》等评论文章,紧接着《深圳特区报》也连续发表《要敢闯》等八篇重点评论文章,同时《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等社论或文章。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
.家庭联产承包费任制的推广
B
.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邓小平
“
南方谈话
”
的鼓舞
5
.某同学在学习
“
祖国统一
"
封识模块时,构建了如图的思维导图,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加强区域合作
C
.两岸关系新发展
D
.不结盟运动
6
.
“
这场持久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宗教
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思想解放扫除了障碍并破除了迷信。在此期间创造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并发现了许多自然科学规律。
"
这场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是(
)
A
.哥伦布
B
.但丁
C
.华盛顿
D
.马克思
7
.
1788
年,农业在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在
40%
以上,工业和建筑不到
21%
,到
1850
年,农业降为
21%
,工业和建筑上升为
35%
,交通运输的比重从不到
12%
上升到
19%.
上述现象下列历史事实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是(
)
A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
.殖民霸权的确立
C
.垄断组织的出现
D
.工业革命的发展
8
.下列图表中的
“____”
应当填入(
)
历史事件
应对
________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德国纳粹党上台,建立法西斯政权
日本发动九
.
一八事变
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寒俄比亚的战争
A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经济大危机
D
.启蒙运动
9
.苏联航天计划和政策由苏共中央国防会议决定,国防工业委员会组织实施,有关的国防工业部门、苏联科学相高等院校的科研单位参加研制,空军负责训练航天员和回收飞船战略火箭军负责靶场勤务和组织发射。这表明苏联航天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
.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C
.对抗美国的战略需要
D
.斯大林模式优势体现
10
.如图是
1951—1981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单位:
%
)。其中代表日本的数据柱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1
.
“
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钵制;通过实质性削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有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开放、平等、互惠的原则,逐步调整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
”
上述宗旨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国际组织(
)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经济互助委员会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卷
Ⅱ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绵延数千里的南北洋滨海门户洞开,使得一贯以重兵布防西北的清政府传统战略思想发生转变,在
“
洋人论势不论理
”
的现实面前,开始思考如何建设海防,以期战守可恃。因此,可以说严重的海防危机是中国海军建设的根本推动力。限于特定的历史形势,为了解燃眉之急,统治阶层力图建立一支新式军队来加强自身的力量自强御侮
……
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在兴起的同时,也存在自身难以掩盖的弊端
:在洋务运动的发起者那里,海军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始终是传统的重
“
守
”
轻
“
攻
”
,
……
造成海军装备的吨位重、航速慢、灵活机动性差的特点。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就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
……
海军作为攻势武器的存在,是缺乏工业支持的中国国力难以滋养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及船舶建造问题时就认为,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也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
……
近代中国限于自身的工业发展水平与研制能力,始终未能完成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武器装备的仿造,在引进装备建设理论时发生了变质,仅仅把海军作为岸防的延伸,单纯的防御性战
略最终制约了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开展。
——
摘编自《近代中国海军》
(1)
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根本原因。
(2)
据
解释分析2024年河北唐山市迁西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