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历史试卷

2024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模拟01(含参考解析)

2024年 湖北省 DOCX   18页   下载0   浏览36541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4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模拟01(含参考解析) 第1页
剩余1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 4 年 湖北 省 中考 历史 真题 模拟 01 ( 考试时间 : 60 分钟 试卷满分 : 60 分 ) 选择题 ( 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 1 .( 2023 北京中考)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材料可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证据的是 ( ) A .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B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 .农耕生活想象图 D . 曲辕犁模型 2 .( 2023 山东济南中考)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 , 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 , 如语音仍旧 , 若有故为 , 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这段记载 , 反映的是(         ) A .汉文帝以德化民 B .汉武帝独尊儒术 C .光武帝释放奴婢 D .孝文帝改用汉语 3 .( 2023 北京中考)以下两件唐代文物共同反映了当时 ( ) 鎏金双狐纹双桃形银盘,构图方式来自于中亚地区区,双狐双桃是中国传统图案 鎏金双狮纹银碗,其纹饰既受到萨珊(今伊朗地区)艺术的影响,又有着本土化的狮型图案 A .政治制度完备 B . 中外文化交流 C . 诗歌创作繁荣 D . 民族关系和睦 4 .( 2023 山东济南中考)“ 1561 年 4 月的一天 , 倭寇即将袭击台州。突然 , 一杆‘戚’字旗树起。随即 , 一声号令:‘布好鸳鸯阵!’直打得倭寇四处逃窜。”《中华军事五千年》这段材料 , 描述的是( )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雅克萨之战 D .三元里人民抗英 5 .( 2023 江苏徐州中考)下图刊载于 1884 年的《点石斋画报》上。该图可用于研究(       ) A .鸦片战争的背景 B .洋务运动的开展 C .瓜分狂潮的到来 D .戊戌变法的意义 6 .( 2023 北京中考)竹枝词是一种以吟咏社会风土人情为主的文学体裁。 20 世纪初电车刚进入北京时 , 有竹枝词写道:“电车初试人都怕 , 说是将来荣祸多。”后来 , 有人赞叹:“人坐(电)车中称稳便 , 儿童指点陆行舟。”这说明(         ) A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由排斥到认可 B .沿海地区更易感受到社会生活变化 C .居民对电车破坏自然环境强烈不满 D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7 .( 2023 山东烟台中考)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它起步时 , 就摈弃了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选票里面出政权”的议会道路的理念 , 坚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十月革命道路。最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八七会议 D .秋收起义 8 .( 2023 山东济南中考)《共和国之路》记载 , 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 70 余次 , 发表文章 650 多篇。这场大讨论 , 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 ,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过程 D .意义 9 .( 2023 山东烟台中考)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 , 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 , 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为“精神层面的变革”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先驱是( ) A .克伦威尔 B .哥伦布 C .但丁 D .瓦特 10 .( 2023 江苏徐州中考) 1214 年 , “无地王”约翰危害到了英格兰贵族集团的利益 , 贵族便联合起来 , 武力反抗国王 , 强迫约翰在 1215 年签订了《大宪章》 , 规定国王在没有得到贵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侵占贵族的利益。这体现了(        ) A .国王与贵族间的契约关系 B .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 C .英格兰对教会权威的挑战 D .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11 .( 2023 山东烟台中考)下图所示“比例”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苏联工业化的开展 D .赫鲁晓夫改革 12 .( 2023 江苏苏州中考)下图是漫画家方成在 1962 年创作的漫画《异军突起》。该画作旨在揭示(         ) (注:画中人物分别是法国总统戴高乐和美国总统肯尼迪) A .欧共体的力量增强 B .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 .美国霸权受到挑战 D .美法矛盾不可调和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共 36 分) 13 .( 2023 江苏徐州中考) 【 利簋 】( 7 分) 关于商周更替的历史 , 最早仅在《尚书》逸周书》等文献中有零星记载 , 可信度一直受到质疑 , 直到 1976 年在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出土利簋 ,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取得重大突破。 材料一 越五日 , 甲子朝 , 至接于商。则咸刘(意为:征服)商王纣…… ——《逸周书·世俘解》 时甲子昧爽(意为:黎明) , 王(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 乃誓。 ——《尚书·牧誓》 益之商王纣于商南郊。时甲子夕 , 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 , 环身 , 厚以自焚。(译文:商王纣在商都郊外打了败仗。甲子当天晚上 , 纣王取五枚天智玉佩戴在身上而纵火自焚。) ——《逸周书·世俘解》 材料二 利簋
2024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模拟01(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