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目标导航
学习
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积累“珐琅、眼花缭乱、瞥见、箱
箧
、制裁、荡然无存”等词语。
2
.了解相关的历史与艺术知识点。
3
.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
2
.透过或热情赞美或冷静嘲讽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悲剧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朴素爱国情感及雨果伟大人格魅力的渗透。
2
.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1
.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2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教学难点
透过或赞或
讽
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悲剧的效果。
知识精讲
1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
1802
年
2
月
26
日—
1885
年
5
月
22
日),法国作家,
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
60
年,其作品包括
26
卷诗歌、
20
卷小说、
12
卷剧本、
21
卷哲理论著,合计
79
卷。其代表
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2
.
知识链接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
48
年(
1709
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
年
10
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
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基础知识】
1
.读准字音
惊
骇
(
hài
)
瞥
(
piē
)见
箱
箧
(
qiè
)
赃
(
zāng
)物
制
裁
(
cái
)
给
(
jǐ
)予
恍
(
huǎng
)若
琉
(
liú
)
璃
(
lí
)
珐
(
fà
)
琅
(
láng
)
晨
曦
(
xī
)
劫
(
jié
)掠
2
.词语释义
丰功伟绩:
丰硕的功劳
,
伟大的成绩。
富丽堂皇:
第8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解析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