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历史试卷

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历史模拟卷(含参考答案)

山东省 2024年 DOCX   10页   下载0   浏览12201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历史模拟卷(含参考答案) 第1页
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历史模拟卷(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4 年 山东临沂 中考 历史 模拟卷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在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贮藏食物的窖穴中有炭化了的粟。粟为耐旱作物,适合在黄土地区生长。据此可以判断(     ) A .半坡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来居住 B .半坡居民能因地制宜地种植农作物 C .长江流域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 D .半坡居民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 2 .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准(见图)。这说明当时西周(     ) A .宗法制度形成 B .多次迁移国都 C . 统治范围扩大 D .诸侯势力膨胀 3 .下面是汉朝某项政策颁布前后对比图。据此可知,实行该政策的目的是(     ) A .促进民族交融 B .巩固分封制 C .维护边疆稳定 D .加强中央集权 4 .《魏书》载:“壬寅,革衣服之制。……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丙辰,诏迁洛(洛阳)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北魏这一系列举措(     ) A .消除了民族隔阂 B .确立了洛阳地位 C .有助于华夏认同 D .加速了江南开发 5 .下图是唐墓壁画中《客使图》,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据此可知,唐朝时(      ) A .绘画水平提升 B .设立外交机构 C .中外交流频繁 D .科技发展迅速 6 .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 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 .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 .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7 .据如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    地区 管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西藏 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 蒙古 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 .重陆疆轻海疆 B .提倡民族自治 C .强化军事管理 D .注重因地制宜 8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面的史实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有(     ) ①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⑤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③⑤ 9 . " 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践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     ) A .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 B .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 C .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 .近代工业化道路现的偶然性 10 .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 .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11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陈独秀“此次实验”的矛头直指(     ) A .军阀混战 B .民主共和 C .君主立宪 D .专制政体 12 .下图是北伐战争形势图,从图中可见这次战争(     ) A .以反清、反帝为斗争目标 B .主要打击对象是帝国主义 C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D .使革命形势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13 .早在 13 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 称赞“它是世界最好、独一无二的桥”。 1937 年 7 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 .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 .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14 . 1947 年 8 月 7 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次胜利进军(     ) A .开辟了晋翼鲁豫根据地 B .开辟了陕甘宁解放区 C .严重威胁了南京和武汉 D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历史模拟卷(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