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试卷 历史试卷

2024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模拟卷02(含参考解析)

2024年 湖北省 DOCX   15页   下载0   浏览42563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4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模拟卷02(含参考解析) 第1页
2024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模拟卷02(含参考解析) 第2页
剩余1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 4 年 湖北 中考 历史 真题 模拟 卷 0 2 ( 考试时间 : 60 分钟 试卷满分 : 60 分 )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 ( 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 1 . ( 2023 北京中考 ) 以下示意图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的主张, 这位思想家是 ( ) 仁 国家治理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德规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 2 .( 2023 黑龙江哈尔滨中考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 (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 君主专制建立与强化 C . 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 D . 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 3 .( 2023 北京中考 ) 下侧柱状图说明两宋时期 ( ) 注 : 市舶司设在广州、明州、泉州等地。 宰相权力的削弱 B . 纸币的大量发行 C . 海外贸易的发展 D . 商标广告的出现 4 .( 2023 山东济南中考 ) “清朝前期,中国采取了逆时代大潮的国策,完全堵塞了可能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文中的“国策”是 ( ) A . 休养生息政策 B . 开明民族政策 C . 重文轻武政策 D . 闭关锁国政策 5 .( 2023 江苏扬州中考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里说道 : “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出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这种局面始于签订了 (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6 .( 2023 江苏苏州中考 ) 下图是创作于 1937 年 2 月的漫画《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对该画作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 . 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 B . 表达对团结抗战的支持 C . 体现对日寇侵华的谴责 D . 蕴含对重庆谈判的期待 7 .( 2023 山东烟台中考 ) 下图为我国某时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示意图。该变革 (         ) A . 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 . 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C . 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D .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8 .( 2023 江苏扬州中考 ) 1978 年,一些厂矿的负责人提出 : 每次权力下放,没有人想到要下放到企业,企业一点自主权都没有。企业管得这样死,经济怎能发展起来?这些负责人意在要求 (         ) A . 彻底变更企业所有权 B . 改变公有制主体地位 C . 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 .( 2023 北京中考 ) 19 世纪下半叶,欧洲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组织致力于通过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切经济领域消灭剥削,实现人民大众的平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 A . 《人权宣言》的发表 B . 《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C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0 .( 2023 山东烟台中考 ) 所谓的西方“大航海”以来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西方侵略和非西方反侵略的历史。材料中的“反侵略的历史”包括 (         ) A . 印度民族大起义 B . 美国内战 C . 亚历山大东征 D . 诺曼底登陆 11 .( 2023 福建中考 ) 图 1 至图 3 所示某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         ) A . 北约组织的成立 B . 华约组织的成立 C .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 . 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 12 .( 2023 江苏苏州中考 ) 为庆祝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特别发行了“体育促进和平”的主题邮票,以彰显体育对世界和平的贡献。该国际组织是 (         ) A . 联合国 B . 国际奥委会 C . 欧洲联盟 D . 世界贸易组织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4 个小题,共 36 分 ) ( 2023 山东烟台中考 )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8 分 )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旋律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在秦政权的内部和外部都普遍而客观地存在着潜在的分裂因素,主要是传统的分封思想和地域文化区别。 ——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元代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从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行省制度的确立,无疑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边远地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中原和边疆的联系。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增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政权消除“分裂因素”的主要措施。 ( 4 分 ) 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度的意义。 ( 4 分 ) ( 2023 江苏扬州中考 ) 【科技发展】 ( 10 分 ) 材
2024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模拟卷02(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