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共
40
分。
1
.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
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2
.
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入选“
2022
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殷墟自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 )
A.
司母戊鼎
B.
勾践剑
C.
铁农具
D.
五铢钱
3
.
春秋时期,面对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激化和冲突,孔子强调爱人,认为爱父母、爱兄长、爱君上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反映出孔子的主张是( )
A.
“无为而治”
B.
“仁”
C.
“兼爱”
D.
“礼治”
4
.
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
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
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
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5
.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嬴政
B.
刘邦
C.
刘秀
D.
杨坚
6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交融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术》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7
.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工程,它的完工使国家南北的交通更加便利。人们可以从余杭乘船北行直达涿郡,西行直达洛阳。这项工程是( )
A.
秦国都江堰
B.
秦朝灵渠
C.
隋朝大运河
D.
明长城
8
.
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懈。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
B.
重文轻武
C.
闭关锁国
D.
文化专制
9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如图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反映了( )
A.
都市文化生活
B.
商业发展规模
C.
海外贸易状况
D.
经济重心南移
10
.
把握关键词,获取重要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通过引擎搜索某一关键词,得到的高频信息有“吐蕃”“宣政院”等。这一关键词最可能是( )
A.
台湾
B.
西藏
C.
新疆
D.
辽东
11
.
如图是某老师在上课时列举的史实。这些史实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
经济交流
B.
海上交通
C.
民族关系
D.
对外交往
12
.
有一位年轻将领,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建立了一支由农民和矿工组成的军队,并创造了“鸳鸯阵”。他率军英勇作战,为东南沿海倭患的基本解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位将领是( )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13
.
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下表的归纳,能得出的结论是( )
朝代
措施
秦朝
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唐朝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彼此制约,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清朝
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B.
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C.
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
D.
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14
.
清代前期,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垦荒的政策,增加了大量耕地,大面积推广各种高产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这对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以下四幅图能够基本反映康熙三十九年到乾隆五十九年
(
1700-1794
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15
.
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的关头,太平军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头来向自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B.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
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16
.
在这场激战中,北洋舰队被击沉或击毁军舰
5
艘,被击伤
4
艘,牺牲官兵
600
多人,其中包括邓世昌、林永升等优秀舰长。这场“激战”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7
.
他既接受了儒学思想的教育,又在香港和上海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中外贯通的学识和思想构建了他的维新改良思想体系。他可能是(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18
.
为拓展学生思维,某中学开展了“思维导图主题命名”活动。如图最恰当的“主题”是( )
A.
中国近代沦为殖民地的过程
B.
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
D.
中国近代主动开放的过程
19
.
孙中山说:“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