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北中学
2024
年
3
月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Fe-56
Zn-65
S-32
Cu-64
1
.以下古代生产工艺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粮食酿酒
B
.
冶炼生铁
C
.
烧制陶
D
.
棉纱织布
2
.
“
见微知著
”
,研究微观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内容,下列正确的是
A
.
2H
2
O
2
:只能表示
2
个过氧化氢分子
B
.
:只能表示硫酸根离子
C
.
:只能表示
氩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
Ag
:只能表示金属银
3
.
“
芯片
”
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
(
Ga
)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3Al
铝
26.98
14
28.09
30
65.38
31
69.22
32Ge
锗
72.63
A
.
镓
元素在周期表中应位于
Z
处
B
.
镓
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C
.
镓
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
m=3
D
.氮化镓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
GaN
4
.
“
书香
”
含有糖醛(
C
5
H
4
O
2
),测定糖醛的含量可以检测书籍年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糖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C
.糖醛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CO
2
和
H
2
O
D
.糖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2.5%
5
.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甲的质量
/g
乙的质量
/g
丙的质量
/g
丁的质量
/g
反应前
64
10
1
16
t
时刻
32
a
x
y
反应后
0
42
b
48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B
.
a
等于
26
C
.
丙可能
是催化剂
D
.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
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烷是由碳、氢
2
种元素组成的
D
.将
CO
2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所以是
CO
2
使石蕊变红
7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
——
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B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
——
氧气纯度不够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
——
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
D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
可能是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
8
.善于归纳知有利于培养化学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安全
B.
化学与环保
①
进入煤矿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②
不能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
①
保护水资源
——
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
②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随手关灯
C.
化学中的
“
一定
”
与
“
不一定
”
D.
化学中常见的
“
三
”
①
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②
纯水一定是软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
①
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
原子、分子、离子
②
三种可加热仪器
——
试管、量筒、蒸发皿
A
.
A
B
.
B
C
.
C
D
.
D
9
.
“
碳中和
”
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
“
零排放
”
。中国计划在
2060
年实现
“
碳中和
”
,彰显了大国担当。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2
+3H
2
CH
4
O+H
2
O
B
.反应前后共有
2
种氧化物
C
.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
D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和原子个数改变
10
.将固体
X
加入水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
是
,
Y
是
B
.
X
是
NaOH
,
Y
是
C
.
X
是
CaO
,
Y
是
水
D
.
X
是
,
Y
是
11
.下列有关碳和
碳的
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CH
4
中,碳元素的化合为
+4
B
.用
6B
铅笔芯、电池、小灯泡和导线可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C
.金刚石、石墨、
C
60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D
.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2
.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B
.燃气泄漏,关闭阀门
C
.油锅着火,锅盖
盖
灭
D
.室内起火,打开门窗
13
.将
一定量的铝粉投入到含溶质为
Mg
(
NO
3
)
2
、
Cu
(
NO
3
)
2
、
AgNO
3
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
Ag
、
Cu
B
.滤渣中一定有
Ag
,可能有
Cu
,没有
Mg
C
.滤液中一定没有
Cu
(
NO
3
)
2
、
AgNO
3
D
.滤液中一定有
Al
(
NO
3
)
3
、
Mg
(
NO
3
)
2
14
.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某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
B
.
m
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C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图中
4
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G
<
m
<
W=Z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
解释分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成都市棕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