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共
60
分)
1
.过渡时期指的是哪一时期(
)
A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可以在社会主义阵营内与各国分工合作。但是,新中国领导人作出了建设
“
完整的工业体系
”
的决定;
1962
年,新中国进一步提出
“
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
”
的目标。这些决定表明(
)
A
.中国已放弃斯大林模式
B
.中国已具备较雄厚的工业基础
C
.中国要重点发展轻工业
.工业化要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3
.下表反映的是
1952—1955
年我国沿海和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
%
)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
)
年份
1952
年
1953
年
1954
年
1955
年
沿海工业产值所占比重
73.0
71.7
69.7
68.1
内地工业产值所占比重
27.0
28.3
30.3
31.9
A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积极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
C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
.充分发挥沿海工业的优势
4
.
“
更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同本国国体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
该制度指的是(
)
A
.公有制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社会保障制度
D
.
“
一国两制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没有实行西方的代议制,而是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
)
A
.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
B
.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
C
.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
D
.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6
.史料研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下面是
1954
年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情况表。这组数据(
)
工人
机关
部队
党派
农民
妇女
青年
文化
246
86
10
50
23
27
22
54
教育
医务
科技
工商业者
社会人士
宗教
少数民族
归侨
63
21
30
112
17
20
9
3
①
可以用来研究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②
反映出人大代表构成的地域性
③
是研究当时中国阶级状况的第一手史料
④
是研究当时民主政治特征的重要资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7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参阅
1936
年苏联宪法、
1946
年法国宪法、中国
1913
年与
1946
年宪法等之后,提出并经专家和全民讨论后制定的。这表明该法律(
)
A
.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
.深受资本主义宪法的影响
C
.具有国际视野与历史视野
D
.深受苏联时期宪法的影响
8
.
1954
年,毛泽东在《浪淘沙
·
北戴河》中写道: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这里
“
换了人间
”
主要是指(
)
A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召开了中共八大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9
.
1952
年,斯大林对刘少奇说:
“
你们不制定宪法,不进行选举,敌人可以用两种方式向工农群众宣传你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选举的;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
”
由此可知,我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是(
)
A
.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应当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1952
年农村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C
.城市中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提高
D
.这是赢得民心和外交主动权的必要举措
10
.
1953
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此基础上,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全国参加投票的选民超过了
2.7
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
85.55%
。这次普选活动的深入开展(
)
A
.确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做了准备
C
.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D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1
.
“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
材料反映了(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
12
.
1954
年
1
月,新中国中财委召开会议决定,是年是有计划地扩展公私合营企业的第一年,应以
“
巩
固阵地、重点扩展、做出榜样、加强准备
”
为工作方针。这有助于推动(
)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3
.纪录片《百年党史
·
红色记忆(建国篇)》第二十九讲的主题是:三大改造,改天换地。下列对
“
改天换地
”
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C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4
.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企业利润分配时,国家税收占
34.5%
,职工福利占
15%
,企业公积金占
30%
,资本家红利占
20.5%
。这些做法(
)
A
.纵容了资本家的剥削
B
.有助于改革的顺利开展
C
.体现了
“
左
”
倾的思想
D
.照搬了苏联的相关做法
15
.如图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其中
③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四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