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历史
一
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共
26
分。
1
.
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指出:
“
河
姆
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过去谁会到远在距今约
7000
前的长江下游会存在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呢!
”
下列能够
佐证该说法的考古发现是( )
A.
碳化的粟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址
B.
人面鱼纹彩陶盆和骨耙
C.
碳化的水稻和干栏式房屋遗址
D.
磨制石器和用火痕迹
2
.
如图《魏书
•
高祖孝文帝纪》所记载内容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即位后( )
A.
统一北方
B.
推行汉化政策
C.
迁都洛阳
D.
保持鲜卑习俗
3
.
据
记载因
倭寇的兵器实在太过坚韧而使士兵人心惶惶,戚继光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取来一颗毛竹在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得有直有勾,再往里面灌入令敌人胆战心惊的桐油及毒药。战斗时,没想到居然可以敌得过倭寇的
倭
刀。这一内容说明( )
A.
戚继光的领导才能非同一般
B.
戚继光善于钻研新式武器以克敌人
C.
军备的优劣是打仗中的决定因素
D.
唯有先进的武器才能战胜倭寇
4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的几大文明古国中,我们祖国的历史惟一没有中断过,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明朝率军抗击倭寇并取得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
A.
寇准
B.
戚继光
C.
岳飞
D.
郑成功
5
.
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下列文化现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
社会安定
B.
经济繁荣
C.
佛教盛行
D.
民族交融
6
.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
“
中日战争是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在
20
世纪
30
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
,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
……
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
这阐明了中国抗战胜利的( )
A.
偶然性
B.
必然性
C.
局限性
D.
重要性
7
.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两者最
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
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
坚持走群众路线
D.
借鉴苏联的经验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它表明( )
A.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强国
B.
美国放弃在全球的称霸战略
C.
中国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
.
根据统计数据,通过大力开发旅游、能源和农牧等优势产业,西藏的
GDP
从
2000
年的约
200
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
2020
年的近
2000
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
解决了不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B.
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
主的权力
C.
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
D.
实现了西藏自治区经济的领先地位
10
.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
“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
。耶林强调罗马法的主要作用在于( )
A.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
维护了基督教会的利益
C.
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D.
改善了广大奴隶的地位
11
.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一书中说:
“
从
18
世纪
70
—
80
年代起,一直到
19
世纪
30
年代
……
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
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
其中
“
保守主义的政治
”
与
“
快速发展的经济
”
分别是指( )
A.
君主专制;资本主义发展
B.
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
C.
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发展
D.
资产阶级共和国;工业革命
12
.
《全球通史》一书中说: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
”
其
“
根源
”
指的是( )
A.
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
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
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13
.
与如图所示内容的主题符合的是( )
A.
经济全球化
B.
非洲殖民体系崩溃
C.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
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4
分。
14
.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材料
一
:
(
1
)图
1
人物被称为美国
“
开国元勋
”
,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什么战争的胜利?美国的资产阶级在革命高潮过去以后主要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材料二
“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
《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
——
摘自马丁
·
路德
·
金
1963
年
8
月的演说
(
2
)上述材料中的
“
一位伟大的美国人
”
为美国做出了
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自定义类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