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春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
1.
本试卷共
4
页,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
(
每题
1
分,共
20
分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
剧本
”
。被周恩来称为
“
剧本
”
,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
.照片承载了丰富的信息,见证了伟大的历史。
下面对该图的解说最恰当的是(
)
A
.标志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B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大团结
3
.某班主办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
1951
年
5
月
23
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
1951
年
10
月
26
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A
.设置驻藏大臣
B
.
和平解放西藏
C
.修建青藏铁路
D
.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4
.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省宽向县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时信中说:
“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面的
……
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
农民实现
“
这个梦想
”
的途径是
A
.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
.参加
“
大跃进
”
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毛主席写道:
“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把
“
天堑
”
变成
“
通途
”
的建设成就是(
)
A
.宝成铁路
B
.包兰铁路
C
.青藏公路
D
.武汉长江大桥
6
.
1952
年,某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并跟随时代潮流,开设了分店。此改造采用的主要方式是(
)
A
.外商独资
B
.承包经营
C
.中外合资
D
.公私合营
7
.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制度的确立
?
(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
.他将
“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根植于心,在兰考的
470
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深入到
120
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调研,研究出治理兰考
“
三害
”
的新路子。他就是
A
.雷锋
B
.焦裕禄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9
.有学者认为,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比较符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
A
.在苏联的支持下召开
B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
.中国建成了工业国
D
.改变了我国农业落后的现状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
.
上具有深远转折意义的会议,
“
转折
”
体现在(
)
A
.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D
.从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
.
1984
年
10
月
1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5
周年国庆庆典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牌子经过天安门广场。牌子上的标语可能是(
)
A
.工业学大庆
B
.人民公社好
C
.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D
.联产承包好
12
.
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
“
东风第一枝
”
。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
.
“
浮夸风
”
现象
B
.
“
共产风
”
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
“
两个凡是
”
的方针
13
.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起到的重要作用是(
)
A
.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
.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C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
.明确了特区姓
“
社
”
不姓
“
资
”
14
.
2020
年,
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
易国和第一大外资流人国。
20
多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
30%
。这切都离不开
2001
年年底的那一声槌响。
“
那一声槌响
”
指的是(
)
A
.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浦东新区建成
D
.设立经济特区
15
.它是经济特区的代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
“
窗口
”
,被外国人
称为
“
一夜崛起的城市
”
。它是(
)
A
.上海
B
.深圳
C
.珠海
D
.厦门
16
.上海浦东经济总量从
1990
年的
60
亿元跃升到
2017
年的
9651
亿元,财政总收入从
11
亿元跃升到
3938
亿元,增长了
357
倍。浦东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人口素质的提高
B
.对外开放的实施
C
.国企改革的进行
D
.地理位置的优越
1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
.邓小平理论
B
.
“
三个代表
”
重
试卷解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