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三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
.
如表内容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 )
年代
文化遗存
地点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半坡文化
黄河中游
红岗文化
北方辽河上游
三星堆文化
长江上游
A.
世界最早,文化昌盛
B.
分布宽广,各自发展
C.
长江为主,文明单一
D.
源远流长,多元一体
2
.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外观颜色选用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又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这一传统思想体现( )
A.
儒家学派思想
B.
道家学派思想
C.
法学学派思想
D.
墨家学派思想
3
.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
(
单位:万户
)
。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朝代地区
西汉
(2
年
)
西晋
(280
年
)
唐代
(742
年
)
宋代
(1080
年
)
北
方
965
149
493
459
南
方
111
65
257
830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4
.
唐陈廷章《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A.
翻车
B.
耧车
C.
曲辕犁
D.
筒车
5
.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透彻。下列采取多元史观从不同角度分析的历史事件是( )
革命史观
--
中原地区遭到摧残,两河、山东人民遭到灭顶之灾,社会经济停滞,生产被破坏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
许多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
文明史观
--
多个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
回族
A.
黄巢起义
B.
清兵入关
C.
元朝的统一
D.
金灭北宋
6
.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
A.
驱逐殖民势力
B.
巩固清朝的海防
C.
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D.
加强中央专制统治
7
.
某次会议指出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办法,批评军事指挥政治的观点;另一次会议指出,军事上的单纯防御是“左”的错误,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两次会议分别是( )
A.
八七会议、遵义会议
B.
古田会议、遵义会议
C.
八七会议、中共七大
D.
古田会议、中共七大
8
.
2022
年
10
月
12
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了授课,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室内进行了“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一同收看了这场来自
400
公里之上的奇妙科学课,这种新型课程的呈现主要得益于( )
A.
航天技术的应用
B.
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C.
生物技术的应用
D.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9
.
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
25
年没有交往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B.
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C.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中法建交,友谊长久
10
.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
A.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B.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
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
D.
都是从美国开始并走在世界前列
11
.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任期间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曾多次会见达赖。这严重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干涉内政
C.
互不侵犯
D.
平等互利
12
.
台儿庄战役中,“在战场上抢救伤兵的是民众,当侦探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运送枪弹
ˎ
粮食的也是民众……充分的担负起救亡的责任来了”。可见( )
A.
正面战场是抗战的唯一战场
B.
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C.
抗日战争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
D.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13
.
阅读如图(《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剑桥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实行计划生育
14
.
美国政府
2021
年于
12
月
9
、
10
日召开世界“民主峰会”,世界上有
230
多个国家,美国将之一分为二,邀请
110
家参会。俄罗斯外交部长批评说“这是冷战式思维的一个例子”。历史上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15
.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印度,甘地主义融合政治和宗教,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土耳其,有凯末尔革命,凯末尔民族主义主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材料意在说明一战( )
A.
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
结束于全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C.
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
促进了被压迫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问答题:本
2023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普通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