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全年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60
分,时间
60
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从分子、原子、离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
A
.空气
B
.氯化钠
C
.干冰
D
.生铁
2
.陕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以下是我省的部分文化遗产,其中制作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陕北民间剪纸
B
.耀州烧制瓷器
C
.大荔手工刺绣
D
.西安碑林石刻
3
.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
蒸发
4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为了使农作物增产,将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用
B
.加入肥皂水,将硬水软化
C
.食用加碘食盐,预防贫血
D
.启用闲置的菜窖前,先用燃着的蜡烛进行试验
5
.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
.①表示
2
个氧元素
B
.表示阳离子的是②④
C
.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③⑤
D
.⑤中数字“
4
”表示
4
个氢原子
6
.归纳整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整理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洗洁精、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都是乳化
C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D
.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与“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相同
7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所示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A
.甲实验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
.通过乙实验可以比较
与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若
a
是
,
b
是
溶液,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D
.若
a
是
,
b
是
溶液,则无需甲实验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
方案
实验
目的
A
.配制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
溶液
B
.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
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9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计
24
分)
10
.(
4
分)
2023
年我国神舟十六号、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让航天员继续在太空翻翔。
(
1
)航天员的航天服由多层不同材料组成,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_____
(填字母)。
A
.棉针织内衣层
B
.羊毛保暖层
C
.聚氯乙烯管水冷层
(
2
)太空食品中的蔬菜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___________
。
(
3
)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
3
分)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
1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常用的净水方法有:①沉淀,②过滤,③蒸馏,④消毒,⑤吸附。
以上方法中,自来水厂净化水时没有用到的是
___________
(填序号)。
(
2
)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
示意图如下,则单质
C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我国提出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的作为与担当。请你写出一种低碳生活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
4
分)实验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请分析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图
1
图
2
图
3
(
1
)如图
1
,两根粗铜丝上均固定铜质小托盘,分别放入足量的红磷、白磷,将粗铜丝伸入到
、
热水中,塞紧胶塞。(已知集气瓶的容积为
)
①实验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若能成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烧杯内减少的水的体积是
___________
。
(
2
)图
2
中铁粉包一段时间后下沉,是因为铁粉与
___________
发生反应。
(
3
)图
3
中,放氧化钙后能更快观察到试纸条变红,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
___________
有关。
13
.(
4
分)如图是
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甲
乙
(
1
)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
时将
固体加入
到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__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
3
)
时,将
和
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
。
(
4
)如图乙所示,
陕西延安市宜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年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