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试卷 历史试卷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08.docx

福建省 2024年 DOCX   11页   下载0   浏览53227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08.docx 第1页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08.docx 第2页
剩余10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备战 2024 年中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08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考古发现是人们了解、认识这一历史阶段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据。下列所示的考古发现有利于我们了解(     ) 干栏式建筑 稻谷 陶钵 A .山顶洞人的社会习俗 B .河姆渡人的生活状况 C .半坡居民的生存环境 D .炎帝黄帝的创造发明 2 .以下博物馆的名称与我国古代一项政治制度相关。这项制度是(     ) 名称 齐文化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省份 山东 山西 北京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皇帝制 3 .清 “ 万世师表 ” 匾,为清代康熙皇帝于 1684 年到孔庙祭孔时,听完监生孔尚任讲完《大学》首章后御赐匾(如下图)。康熙帝赐予孔子为 “ 万世师表 ” 的历史依据是(     ) A .提出 “ 仁 ” 的思想 B .主张以 “ 德 ” 治国 C .撰写《春秋》一书 D .主张 “ 有教无类 ” 4 .某同学在复习秦汉王朝开疆拓土、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历史时,绘制了下面的疆域示意图。其中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内应填写的汉代官职是(     ) A .御史大夫 B .刺史 C .丞相 D .西域都护 5 .下面是从秦二世到汉文帝时期人口数量表,下列表述与汉文帝时期人口变化无关的是(     ) 统治者 人口数量 秦二世 2000 万左右 汉高祖初年 1200 万左右 汉文帝 3000 万左右 A .重视农业生产 B .减轻赋税和徭役 C .废除严刑峻法 D .统一道路宽窄 6 .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7 . “ 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 ‘ 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 ’ ,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 ‘ 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 。 ” 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A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8 .下图以 “ 转 ” 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 , 这段历史是指(     ) A .国民大革命 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形成 9 .如下两张图片反映的史实相距(     ) 《马关条约》谈判 中国战区受降典礼 A . 8 年 B . 14 年 C . 50 年 D . 100 年 10 .从 1922 年 1 月开始,到 1923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爆发的罢工斗争达 100 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 30 万以上。可见, “ 第一次高潮 ” 的影响是(     ) A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B .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C .锻炼了工人阶级队伍 D .促成了第一次国合作 11 .据统计, 1924-1928 年间,仅河北、山东就减少壮丁 180 余万人,严重饥馑者在 50 万人以上,损失财产达 2 亿元以上,牲畜减少 20 余万头。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 A .西方列强侵华 B .军阀割据混战 C .自然灾害严重 D .国民革命运动 12 .清末,某状元实业家 “ 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 ” ,践行了他 “ 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 ” 的理想。他是(     ) A .张之洞 B .李鸿章 C .荣德生 D .张謇 13 .下面漫画《磨好刀再杀》意在说明蒋介石(      ) A .希望与毛泽东和谈的和平方案想法 B . “ 假和平,真内战 ” 的意图 C .谋划建立联合政府的构想 D .确立 “ 和平建国 ” 的政治理念 14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展示以 “ 钢少气多 ” 力克 “ 钢多气少 ” ,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此处 “ 钢少气多 ” 中的 “ 气 ” 凸显的是(     ) A .大力协同、勇于创新的民族力量 B .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民族大义 C .团结向前、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 D .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民族智慧 15 .土地改革后, “ 河南省某地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的拉土垫地,把 1000 多亩盐碱地改变为 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 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 1 . 4 亿吨,比 1949 年增长 26 . 9% 。 ” 这表明土地改革(     ) A .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物质保障 B .改变了土地私有制 C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16 .在 1956 年底的最高国务会议上,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08.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