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
2024
年中考
历史
模拟卷(
江苏盐城
专用)
0
4
(考试时间:
50
分钟
试卷满分:
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
.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
.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
.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
.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2
.南朝时,《四部目录》著录的书有
64582
卷,与汉朝《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图书相较,时过
338
年之后,书籍卷数增加
4.3
倍。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科技因素是( )
A
.甲骨文的出现
B
.造纸术的改进
C
.印刷术的发明
D
.指南针的发明
3
.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至齐梁时期,麦类作物的种植区域继续扩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南方土地肥沃
C
.小麦是经济作物
D
.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4
.下表为东晋至宋朝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1%
A
.社会阶层的流动
B
.门第观念的消亡
C
.儒家思想的影响
D
.科举制度的实行
5
.明太祖曾赋诗向官员诉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令明太祖产生如此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
A
.设立内阁
B
.设军机处
C
.废除丞相
D
.设转运使
6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
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甲午战争
B
.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7
.观察如图漫画《贪食小犬,死不足惜》,该漫画可以用来研究( )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武昌起义
D
.太平天国运动
8
.如图是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年代尺,由此获得的信息应包括( )
①
七七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②
国民党在抗战中始终处于领导地位
③
经过
14
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④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9
.“东北一经沦陷,华北乃即相继失守,而整个形势也就不可收拾了。”蒋介石这句话说的是( )
A
.辽沈战役的影响
B
.平津战役的过程
C
.淮海战役的背景
D
.渡江战役的意义
10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朝鲜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争斗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帮助,使他能统一全国。”这段材料主要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D
.鼓舞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11
.如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钢产量
发电量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年增长率
60%
35.2%
3.7%
4.7%
A
.我国建立了比较均衡的工业体系
B
.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C
.一五计划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
D
.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2
.盐城滨海县康庄村,
50
年代兴办过江苏省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改革开放后,康庄村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打造了生态大米生产基地。这反映了( )
A
.中共八大正确指引
B
.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
.农村改革与时俱进
D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13
.邮票是凝结的历史。下面三张邮票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在实行“一国两制”
B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主权
C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
D
.都有较大行政自主权和经济特权
14
.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特的外交方式。表所示熊猎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 )
国家
日本
美国
英国
西德
获赠时间
1972
年
1972
年
1974
年
1974
年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行
B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的改善
D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
15
.有个首陀罗阶层的挑粪者叫尼提,他在路上遇见刹帝利阶层的释迦牟尼时赶快躲开,但是释迦牟尼主动去找尼提,让他跟自己出家修行。该佛教故事宣扬的核心是( )
A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B
.低等种姓不能入教
C
.尼提具有谦逊美德
D
.种姓制度强调平等
16
.
13
世纪,许多西欧城市从国王或领主手里获取一种叫“特许状”证书,这意味着这些城市( )
A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江苏盐城专用)04(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