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地区
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
10小题,20分
)
1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叙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研碎胆矾
C
.镁条
剪成镁丝
D
.高温煅烧石灰石
2
.广东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下图表示
“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
标志是
A
.
B
.
C
.
D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硝酸铜【化学式为
Cu(NO
3
)
2
】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
.
CO
B
.
NO
2
C
.
N
2
D
.
SO
2
5
.
2021
年
4
月,日本政府敲定将福岛核电站内放射性核废水排入太平洋,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
氚
原子,氚原子含有
1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下列关于
氚
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氚
原子的元素符号为
He
B
.
氚
原子属于金属元素
C
.
氚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
D
.
氚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
6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纯净物
液氧、冰水混合物、硫粉
B
混合物
自来水、海水、五氧化二磷
C
单质
空气、铁、红磷
D
氧化物
氯酸钾、二氧化碳、三氧化二铁
A
.
A
B
.
B
C
.
C
D
.
D
7
.葡萄糖
(
化学式是
C
6
H
12
O
6
)
能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B
.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C
.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
6: 12: 6
D
.葡萄糖是由
6
个碳原子、
12
个氢原子、
6
个氧原子构成的
8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化学反应中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
.
100g
冰完全
汽化成
100g
水蒸气
C
.
10g
食盐溶解在
90g
水中,成为
100g
食盐溶液
D
.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9
.
2023
年
5
月
30
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踏上
“
太空出差
”
之旅,叩问苍穹。如图为一种火箭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物乙是
氧化物
B
.生成物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8g
C
.反应前后
N
、
H
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
.生成物丙和
丁的
分子个数比为
3:4
10
.化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硬度都很大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所得固体质量大于铁丝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柴油属于物理变化
D
.鉴别氢气和甲烷可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二、
综合
题
(
10大题,60分
)
11
.
“
全国低碳日
”
,
“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
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符合
“
主题是
A
.提倡焚烧树叶增加肥料
B
.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
.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
12
.某团队研发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MFM
-
520
,它能快速、高效、可逆吸附二氧化氮,并将其转化为硝酸,其微观模型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C
.反应物均由分子构成
D
.该反应属于
反应
13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
H
2
中的少量水蒸气、
HCl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
NaOH
溶液
B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
CaCO
3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
先测溶液的
pH
<
7
,再加入锌粉
D
鉴别水
和过氧化氢溶液
14
.对金属材料的研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1
)金属的化学性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镁与氧气反应
。
②
锌与盐酸反应
。
③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
2
)金属的获得。
①
金属氧化物加热分解。加热氧化
银得到
银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②
一定条件下,金属化合物与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在高炉内,把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
③
电解法冶炼。工业上可以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得到钠和氯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5
.回答下列问题:
(1)
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金属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2)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已知:原子序数
8~11
号的元素分别为氧氟氖钠】
①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的化学性质
(填
“
稳定
”
或
“
不稳定
”
)。
②
当
a=8
时,该粒子是
(填
“
原子
”
、
“
阳离子
”
或
“
阴离子
”
),符号为
。
(3)
如图是
CO
与
O
2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
江西赣州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