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
2024
年中考化学模拟卷(广州专用)
02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90
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S-32
Cl-35.5
Fe-56
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
.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粵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
.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
.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D
.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
.基本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缺乏维生素
C
,会引起坏血病
B
.米饭、牛肉、马铃薯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C
.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D
.微量元素都是人体必需的
3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天然气灶炒菜
天然气燃烧放热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
用厨余蔬菜、果皮垃圾自制肥料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活性炭包放入运动鞋中除臭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4
.《抱朴子》中记载:
“
丹砂(
HgS
)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HgS
由汞和硫两种元素组成
B
.反应中可能会有硫单质生成
C
.
“
积变
”
属于化学变化
D
.水银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油能隔绝空气和水,涂油可防止钢铁生锈
B
.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C
.闷热天气鱼塘缺氧是因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6
.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构建起对微观粒子的认知,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春天里柳絮漫天飞扬,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是化学变化,因为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
.固态碘和气态碘都能使淀粉变蓝色,因为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7
.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雨是指
pH
小于
7.0
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B
.
PM
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μm
的颗粒物
C
.大气中
SO
2
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D
.燃放烟花爆竹与空气污染无关
8
.如图所示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在野外方便获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一根吸管能够过滤
1500L
水,足够供一个人一年饮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吸水时,水首先经过过滤棉,能够去掉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B
.水经过活性炭,它可以吸附有颜色和气味的杂质
C
.
“
生命吸管
”
还可以把海水变为淡水
D
.最后的超滤膜可以去除细菌
9
.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
,
有
“
工业的维生素
”
的美誉
,
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
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该元素的名称是
Ce
C
.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58
D
.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g
10
.如图为
NaCl
、
KCl
、
Na
2
Cr
2
O
7
、
K
2
Cr
2
O
7
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
K
2
Cr
2
O
7
中混有少量的
NaCl
杂质时,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B
.
0°C
时发生的反应是;
C
.
0°C
时
K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40%
D
.
80°C
时,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Na
2
Cr
2
O
7
11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
Ⅰ
中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4
:
28
B
.反应
Ⅱ
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4
:
1
C
.反应
Ⅱ
丙中
N
的化合价
-3
价
D
.想要得到更多
H
2
,应促进反应
Ⅱ
的发生
12
.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
CaO
中的
CaCO
3
溶解、过滤
B
鉴别
CO
与
H
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除去
CuSO
4
溶液中的
H
2
SO
4
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
D
鉴别
BaCl
2
溶液与
Ba(NO
3
)
2
溶液
分别滴加稀硫酸
1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H
<
7
的雨叫做酸雨
B
.过滤过程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C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是碱溶
广州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广州专用)02(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