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备战
2024
年中考化学模拟卷
0
3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85
分)
注意事项:
1
.本
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Zn-65 Cu-64
第
Ⅰ
卷
(
选择题
42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4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含义主要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
)
A
.百炼成钢
B
.水滴石穿
C
.火中取栗
D
.绳锯木断
A
.
A
B
.
B
C
.
C
D
.
D
2
.今年在广东、湖南等地陆续发现了含
“
镉
”
的大米,食用这种大米会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这里的
“
镉
”
指的是
(
)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单质
3
.
“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
”
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
.人体缺少维生素
A
易患夜盲症
C
.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
D
.密闭的房间中可燃煤取暖
4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
A
.用活性炭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用灼烧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纱线
C
.用
100mL
量筒量取
6.5
mL
稀
H
2
SO
4
D
.用酚酞试液检验
NaOH
溶液是否变质
5
.下列通过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选项
证据
结论
A
1
滴水约含
1.67×10
21
个水分子
水分子体积很小
B
用剪刀可以剪开铜丝
原子是可分的
C
电解水时,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品红在水中扩散
分子在不断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6
.
“
建设美丽中国
”
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符合此理念的是
(
)
A
.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增加工业产值
B
.将工厂烟囱加高防止污染空气
C
.就地焚烧秸秆以获得草木灰,增加土壤肥效
D
.实行塑料回收再生、循环利用
7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A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试管
1
、
2
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1
:
2
D
.试管
2
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8
.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而进行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观察到甲中的白磷未燃烧,乙中的白磷燃烧
B
.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带小孔圆形铝片可以起过滤作用
D
.可反复呈现白磷燃烧与熄灭的现象
9
.
课标新增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催化剂,可借助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C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D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
“
结构决定性质
”
是化学的核心观念。如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X
的值为
8
B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C
.硫原子在化学反中易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D
.硫原子和
硫离子
的性质完全相同
11
.热播电影《流浪地球
2
》聚焦月球,月球上含有丰富的核能原料
(
3
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中有
1
个质子
B
.原子中有
2
个中子
C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
D
.与
属于同种元素
12
.某同学设计化学
“
消消乐
”
游戏,点击灰色格,
与该格中
物质能反应的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反应条件为常温、加热或点燃),点击下图灰色格,剩余物质最少的是
(
)
A
.
B
.
C
.
D
.
13
.向
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
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
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
)
A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
.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C
.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D
.静置后试管中的混合物是溶液
14
.如图,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
表示可以反应,
“→”
表示可以一步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CaO
B
.
乙物质
可用于除去铁锈
C
.铁和
甲反应
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
D
.甲
→
丙只能
通过甲与碳酸盐反应来实现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43
分
)
二
、
(本大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9
分
)
1
5
.
(
9
分
)
Ⅰ.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我国的能源以煤炭为主,山西是北煤南运最大的供煤区。煤燃烧产生
、
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
(2)
习近平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