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试卷 历史试卷

试卷解析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A4含参考答案)

2024年 江苏省 DOCX   19页   下载1   浏览25958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试卷解析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A4含参考答案) 第1页
剩余18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九年级历史 一、 选择题(共 24 分) 1 .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将大量鸦片走私到中国,不仅毒害了中国人的肉体和心灵,也使得清朝的吏治腐败不堪。为此,清政府(     ) A .颁布 “ 禁海令 ” B .发动虎门销烟 C .开展洋务运动 D .倡导 “ 实业救国 ” 2 . “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 .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3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外资兴业的时代。此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共不过 2 、 3 亿美元,此后到 1902 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 15 亿美元。据此判断,当时(      ) A .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 内地 B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C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美国和日本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4 . " 这一条约还不同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一方面,条约没有规定割让领土、开放口岸的条款;另一面, 却进步 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 " 这一条约( ) A .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 国狂潮 C .开启列强资本输出的先例 D .使清政府沦为 " 洋人的朝廷 " 5 . 1916 年陈独秀撰文劝勉女子: “ 应当脱离附属品的地位,特别指出 ‘ 夫为妻纲 ’ 之不当,反对 ‘ 三从四德 ’ 。 ” 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     ) A .新习俗 B .新制度 C .新文学 D .新道德 6 .一位美国教育家于 1919 年 5 月来华, 6 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 14 岁以上的孩子,有 谁思考 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      ) A .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 B .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C .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D .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 7 .下表反映了 1923-1926 年江苏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发展情况。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 时间 组织情况 党员人数 1923 年下半年 仅有 2 个中共小组(后发展为 2 个独立支部) 约 20 人 1925 年 12 月 中共南京地方委员会,下辖 4 个支部 共 53 人 1926 年初 中共南京地委、徐州特支、无锡独支、苏州特支、南通独支、丹阳特支、江阴支部等组织 100 人左右 1926 年底 全省已有 18 个市、县建立了中共组织 共 525 名 (数据来自《中共江苏地方简史( 1921-2021 )》) A .国民革命推动了地方党组织的发展 B .北伐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社会安定促进了人民政治觉悟提高 D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8 .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卡片反映的是(      ) 时间: 1935 年 1 月 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9 .如图描绘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10 . 1940 年 8 月 29 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 八路军截断山西各铁路之行动,对敌 军精神与计划上必受 一 打击。 ”“ 行动 ” 指的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大捷 D .百团大战 11 .照片记录历史。下列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A .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B .中国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 C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D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2 .陈毅在 1948 年的某次会议上指出: “ 去年我们这一反攻,带决定性的胜利就是把蒋介石的战略方针破坏了,把战争的包袱放到 ‘ 蒋委员长 ’ 头上。 ” 材料中的 “ 反攻 ” 指的是(     ) A .跃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3 .民国时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并提出了以下要求(如图所示)。这些要求(     ) ◎ 学农工商三科为国家造就富强基础 ◎ 心系祖国, 中西兼贯 ,新旧知识交融,以期成为完全之才 ◎ 学习余暇,调查国外商业发展,随时报告,使我国商业有长足进步 A .开启国民留学教育先河 B .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C .与立宪派主张完全一致 D .彰显实业家的爱国情怀 14 .《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一事件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爆发 B .国民革命兴起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5 .截止 1953 年 12 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 5.7 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 500 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八大 D
试卷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