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历史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
.《史记》
记载夏族首领
“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
”
。用疏导法治水,导小水入于川,
导川水
至于海。
这位夏族首领
是(
)
A
.尧
B
.舜
C
.禹
D
.汤
2
.汉武帝为加强同西域各族的友好往来,于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元狩四年换算为世纪纪年是(
)
A
.公元前
2
世纪初
B
.公元前
2
世纪末
C
.公元
2
世纪初
D
.公元
2
世纪末
3
.下图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该画作描绘的场景是(
)
《步辇图》
A
.风采动人的贵族妇女正在对镜梳妆
B
.韩
熙载开宴
行乐、众人聆听琵琶弹奏
C
.李世民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
D
.
朱见深
正月十五在皇宫里庆赏元宵节
4
.元朝疆域
“
北逾阴山,西
极
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
。为治理广大疆域,元朝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D
.行省制
5
.
1842
年
8
月
29
日,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签订,
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6
.年代
尺
有助于我们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下面历史年代
尺
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
.列强的侵略与反抗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北洋政府黑暗统治
D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7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由邹韬奋主编的时事政治性刊物《抗战》在上海创刊。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
一
·
二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8
.九年级某班准备撰写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报告,他可以参阅的资料是(
)
A
.图书馆收藏的杂交水稻的专著
B
.互联网上关于青蒿
素研究
的论文资料
C
.《人民日报》关于
“
辽宁舰
”
的报道
D
.博物馆
“
两弹一星
”
成果展的图片
9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
282
条,内容十分广泛,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诞生于(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罗马
10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3
世纪开始,一些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在国际贸易发达地区出现
B
.
14
世纪中叶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C
.
15
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先后到达非洲好望角和印度西海岸
D
.
16
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自称
“
无敌舰队
”
11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
人口增长
”“
大众教育
”“
城市化
”
等关键词反映的是(
)
A
.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B
.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D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协调世界经济的国际组织是(
)
A
.联合国
B
.欧洲联盟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七十七国集团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5
分。
13
.【文化传承】明代是小说创作的黄金口寸期,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其中由吴承恩所撰写的《
》,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为主要内容,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
14
.【生死转折】
1935
年在贵州召开的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5
.【英雄模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
“
铁人
”
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
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6
.【制度变革】公元
645
年日本发生宫廷政变,孝德天皇继位,年号大化。从第二年开始,日本仿效
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
”
。通过这场改革,日本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
17
.【革命领袖】
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和苏维埃俄国的缔造者。他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8
.历慎思同学围绕
“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
这一主题展开探究式学习。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主题
一
【理论指引】
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
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满怀信心地期待,在多少是遥远的未来,这个巨大而诱人的国家将复兴起来。
——1853
年
7
月
22
日星期五于伦敦,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主题二【奋斗新生】
图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非
试卷解析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教学质量检测模拟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