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下)
江西省宜丰中学九年级4月
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
每小题3分 共75分)
1.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3.廷议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上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等……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决。由此可见,廷议制度(
)
A.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B.体现了士大夫集团的政治品格
C.有效限制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D.有效协调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4.元鼎五年(前112年),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酣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一次性剥夺了106位侯王的爵位。汉武帝的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强化皇权
B.体现家国不分的特征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5.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每年考试,凡能通晓一门儒家经典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可为郎官。上述措施(
)
A.利于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B.推动儒学教育官方化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为官
D.促使察举制开始出现
6.西晋初年,晋武帝惩曹魏孤立之弊,大封同姓王,多达27人。这些王多担任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掌握军政大权。这一做法(
)
A.壮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
B.实现了巩固统一的目的
C.改变了刺史的原有职能
D.埋下了宗室动乱的隐患
7.北魏均田令规定,所买卖田地仅限桑田(永业田),露田(口分田)不得买卖。北齐时“露田虽复不听卖买,卖买亦无重责”。隋田令规定:“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上述变化(
)
A.印证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B.体现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
C.反映均田制原则遭到破坏
D.说明国家可支配田地减少
8.有学者认为:“中书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即中央派遣的官员)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唐代政务裁决的中心转移到了中书门下,国家最高权力的行使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而是以中书门下为核心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唐代(
)
A.国家政治体制发生嬗变
B.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
C.中书门下掌握了决策权
D.三权分立原则的完善
9.有学者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人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由此可知,科举制 (
)
A.有利于扩大统治的基础
B.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C.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D.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10.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曾说:“随田之在民者税之,而不复问其多寡,始于商鞅;随民之有田者税之,而不复视其丁中,始于杨炎。”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
)
A.导致了均田制遭到破坏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D.改变了以田亩为主的赋税制度
11.如表记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记载
出处
顷年,在广州番坊(外国客商居住地),献食,多用糖蜜、脑麝,有鱼俎,虽甘香而腥臭自若也。
(唐)房千里《投荒杂录》
波斯枣,广州郭内见其树……(刘)恂曾于藩(通“番”)酋家,食本国将来者,色类沙塘,皮肉软烂。饵之,及火烁水蒸味也。
(唐)刘恂《岭表录异》
A.外国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
B.广东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
C.中外交流丰富了食品文化
D.岭南对域外饮食利用性强
12.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出现的灾异和祥瑞预示着天对人(君主)的谴责和嘉奖。他希望通过上述思想的践行,最终达到“屈君以伸天”的结果。董仲舒上述言论(
)
A.重建儒家道德秩序
B.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C.制约君主专制权力
D.宣扬“三纲五常”理论
13.下表是不同文献有关隋开皇十四年政府赈灾的历史叙述。这种差异说明 (
)
叙述
出处
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
[唐]吴兢《贞观政要》
关中大旱,民饥, 上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历史文献更具真实性
B.历史事实具有多元性
C.历史评判具有辩证性
D.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
14.如表所示为文献所载春秋战国田宅买卖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中车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圆而随文学者,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