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3
月安徽中考名校联考卷(
一
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
30分
)
1
.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
多更为
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
多变
B
.历史人物的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
C
.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
D
.新史料的发现弥补了前代研究不足
2
.下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据此可知,
西汉文翁石室
授经讲学的内容主要是(
)
A
.道家思想
B
.儒家经典
C
.法治思想
D
.军事理论
3
.
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在这部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
A
.传阅印刷的《史记》
B
.挂年画,贴
“
桃符
C
.诵读苏东坡的词作
D
.到紫禁城面见皇帝
4
.
“
雅克萨之战
”“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
”“
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
设立伊犁将军
”
反映的主题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D
.明清抗击外来侵略斗争
5
.
1858
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营口、烟台、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淡水、台南、汕头、琼州十处为通商口岸。该条约的签订,导致列强侵略势力得以(
)
A
.打开中国门户
B
.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区域
C
.开始染指台湾
D
.波及东部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6
.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和革命政党同盟会均在国外成立,造成这一现实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
其成员支持者主要在
国外
B
.
革命的主导思想来源于西方
C
.
国内各种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D
.
西方国家对革命的大力支持
7
.
2014
年
9
月
1
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
300
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
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
.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
.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
.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部分
8
.如图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
—
加油,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
A
.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
B
.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积极性
D
.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9
.如图是《改革开放简史》中的部分目录。下列人物中与目录内容所反映史实有关的是(
)
第一章改革开放拉开大幕
一、解放思想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导
……
四、调整经济政策与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五、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A
.周恩来
B
.王进喜
C
.钱学森
D
.邓小平
10
.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将下列图片文明成就的序号与相关国家(或地区)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
.
①——c
②——b
③——a
B
.
①——b
②
——c
③——a
C
.
①——a
②——b
③——c
D
.
①——c
②
——a
③——b
11
.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材料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是(
)
A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B
.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
C
.文艺复兴、垦殖运动
D
.殖民掠夺、垦殖运动
12
.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租地农场、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早期殖民掠夺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课活动
课讨论
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A
.古代欧洲文明
B
.封建时代的欧洲
C
.走向近代
D
.资本
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13
.某同学收集了下列资料,据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C
.近代西方文明消逝
D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4
.关于促进一战结束的原因,学者先后提出了
“
经济倒退
”
说、
“
美国参战
”
说、
“
俄国革命
”
说等多个观点,近年又有学者提出
“
蔓延全球的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
说。上述对一战结束原因的认识(
)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缺少对当时战争环境的观察
D
.后期学者观点比前期研究可信
15
.
—
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下列关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后,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B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建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C
.二战期间,雅尔塔会议规定的原则奠定了战后世界
2024年3月安徽中考名校联考卷(一模)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