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
4
月份阶段监测七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公元
589
年,经过短暂的较量后,南方的陈朝被北方的政权征服,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这次统一全国的是(
)
A
.北朝
B
.北周
C
.隋朝
D
.唐朝
2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隋朝时期基本特征归纳正确的是(
)
A
.政权并立
B
.节俭盛行
C
.民族交融
D
.短暂而繁荣
3
.襄阳诗人皮日休有诗日: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
诗人称赞的古代工程是
A
.长城
B
.都江堰
.
C
.大运河
D
.紫禁城
4
.
“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漂涟
”“
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
。材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
A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C
.隋炀帝功劳最大
D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5
.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体现了孟郊从社会下层一跃而人上层社会的喜悦。导致这种社会阶层流动的制度因素是(
)
A
.分封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6
.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多次盛世局面,主要表现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下属于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是(
)
A
.
“
文景之治
”
B
.
“
光武中兴
”
C
.
“
贞观之治
”
D
.
“
康乾盛世
”
7
.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话:
“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这说明唐太宗(
)
A
.依法治国
B
.注重文教
C
.以人为本
D
.戒奢从简
8
.魏征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臣,其直言不讳,深受唐太宗喜爱,赞扬他
“
觉其妩媚
”
。下列名言符合魏征特点的一句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
.一法
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C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D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9
.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女皇帝、
“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
。他研究的人物应是(
)
A
.武则天
B
.唐太宗
C
.慈禧太后
D
.唐玄宗
10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与分立,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下列政权位于北方的是(
)
A
.后唐
B
.南唐
C
.吴越
D
.前蜀
11
.
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为
A
.
隋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12
.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
“
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
"
诗句中
“
西去和亲
”
的人是
A
.文成公主
B
.武则天
C
.张骞
D
.李清照
13
.唐太宗说:
“
白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可见,他特别重视(
)
A
.对外交往
B
.民族关系
C
.任用贤才
D
.虚心纳谏
14
.马球,又称
“
击鞠
”“
击球
”
,源于中亚波斯。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入中原地区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这可以说明唐朝时期(
)
A
.开放与兼容的社会氛围浓厚
B
.崇武尚文成就盛世局面
C
.丝绸之路开始传播东西文明
D
.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15
.唐朝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A
.唐三彩
B
.司母戊鼎
C
.人面鱼纹彩陶盆
D
.四羊方尊
16
.唐朝时,即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城市是(
)
A
.
成都
B
.
洛阳
C
.
广州
D
.
长安
17
.唐代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下列属于画家吴道子的艺术成就是(
)
A
.
《步辇图》
B
.
《韩熙载夜宴图》
C
.
《清明上河图》
D
.
《送子天王图》
18
.唐玄宗统治后期,一场叛乱揭开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争斗的序幕,唐朝从此由盛转衰。这场叛乱史称(
)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安史之乱
D
.噶尔丹叛乱
19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
.唐末农民战争
B
.朋党之争
C
.宦官专权
D
.藩镇割据
20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
)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D
.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21
.他的姓氏位列
“
百家姓
”
第一,创造了
“
黄袍加身
”“
杯酒释兵权
”
的历史典故。他是(
)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元昊
D
.宋太祖
22
.史学界对北宋官制的描述为:在中央和地方分立多个平级机构,互不统属(多个机构重叠,容易人浮于事)
……
这体现北宋(
)
A
.提高行政效率
B
.重视文官
C
.注重权力制衡,防止专权
D
.皇权与相权矛盾不可调和
23
.汉武帝时期,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宋太祖时期,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据此可知,两位皇帝的共同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巩固大一统王朝
C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D
.减轻农
试卷解析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荀子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